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在谈到自己极尽晦涩的著作时说,知识渊博的研究者绝读不懂现象学,但一般识字妇女可能一读就懂。因为现象学不受现代“知识”束缚而直接指向“事物本身”的生活世界。
穆索尔斯基对此很可能会表示赞同。他的作品揭开了事物的本来面目。事物本身是深深隐藏着的。他的音乐可直接“窃听”人类的交谈。实际上“交谈”、“朗诵”成为他的一项艺术准则。他说:“艺术是与人交谈的手段。”
他以一颗独一无二艺术大师的心灵,听到了别人听不到的和声。这不是由情书情话、田园牧歌、顾影自怜和自我咀嚼构成,而是由穷人、疯子、病人、乞丐、流浪汉的呓语构成的人类心灵的“混音”或“交响”。如果以德奥音乐作品训练出来的耳朵倾听,穆索尔斯基好像一个固执的斯拉夫醉汉,把西欧音乐的理性、规则、抽象、程式统统拉长、扭曲、撕毁、踩在脚下,旋律、乐句、结构、和声,统统化成凛冽冬风中飘散的棉絮。
然而只要耐心去品味,只要肯放下精神上(至少是耳朵上)的贵族架子,我们就能发现有东西在冰冷的风里呼喊和哭泣。从一个完全相反的维度上,穆索尔斯基达到了莫扎特才达到的高度:任何不怀成见的人,都能像儿童一样,都能被其中真实的人类情感深深打动。这对于普通音乐爱好者是一个好消息。当然,穆索尔斯基只要一个先决的条件:一颗对于外在世界的注意力和对他人苦难的同情心。
俄罗斯民族心灵载体——俄语语音、语调、语式,以独特内容形式——心灵同构性,成为穆索尔斯基音乐的土壤。他致力于发掘民族、民间音乐,坚持音乐为民众服务,使他获得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柴科夫斯基指责他的音乐没有章法,太粗野。对于当时迂腐不堪的学院派来说,粗鲁的穆索尔斯基没法和优雅的柴科夫斯基相比。穆索尔斯基是半路出家的业余创作者,完全没有学过音乐基础知识。他参加业余爱好者巴拉基列夫家中的“音乐实践解剖讨论会”以学习音乐,课程是“解剖”巴赫、莫扎特、海顿、贝多芬、舒伯特、李斯特和柏辽兹等人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