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音乐无疆:另一部欧洲思想史

让“自爱”造的牛肉饼见鬼去吧

字体:16+-

很多人从列宾那幅著名画像中认识穆索尔斯基。这成为穆索尔斯基乃至斯拉夫精神的一个原型:胡子拉碴,头发乱哄哄,不梳不洗,衣服脏兮兮,脸盘虚肿,表情麻木,眼神呆滞,完全是一个醉鬼、破落户。这就是《鲍里斯·戈都诺夫》中的疯子、白痴、乞丐。

穆索尔斯基的痛苦是东正教斯拉夫式的存在主义痛苦,与西欧、德意志民族那个体、心理学的痛苦完全不同。斯拉夫式的痛苦没有出路,他们被困于对上帝的绝对信仰和对人民苦难的绝对正视的“夹板”中。西欧能从理性中推演出上帝公义,能够从神学论证苦难的意义。但对斯拉夫人的心灵来说,上帝用不着证明,苦难无法圣化。基督的痛苦是活生生的,否认人间苦难的无穷无尽,就否定了十字架受难的意义。我们不是天使,不能理解人为什么要受苦。这种绝对清醒,足以将强大的人撕成碎片。

特别是孩子们的痛苦——这是让陀思妥耶夫斯基崩溃的问题。受苦的孩子们抬起天真的大眼睛,从历史长河中注视我们,没有反抗,没有痛苦,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反抗和痛苦为何物。在作曲家中,穆索尔斯基属于对“死亡”最敏感的人之一,但他完全不同于德国人对自我死亡的执着,他对自己的生死毫无兴趣,他关注别人的死亡:《暗无天日》中,僧人在牢房中听着钟声死去;被流放的政治犯,葬身大海;死神战胜母亲,将病孩唱入永眠;年轻的寡妇唱着摇篮曲哄孩子入睡,而丈夫在远方战场上被猛禽啄食。

正如音乐史家所说,穆索尔斯基在艺术创造中失去了自我,他把自我完全融入到他者之中,以致自己变得一无所有。对于真实的追求,导致他处于昏迷症的边缘。为了战胜自己的同情心,穆索尔斯基酗酒而亡——却把生命留给了一个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