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音乐无疆:另一部欧洲思想史

德累斯顿:在孤寂中相遇

字体:16+-

在巴赫大型作品中,《B小调弥撒曲》绝无仅有,可以说很“不正常”。这“不正常”后面有正常的逻辑,值得反复阅读、倾听、反思。只要稍加理解图林根、萨克逊在宗教改革、宗教战争中的地位,就只能承认:路德派信徒巴赫谱写天主教弥撒,非同寻常。尤不寻常的是,这部弥撒曲呈献给放弃新教、投靠天主教的一对父子,这一对父子又始终充当反天主教联盟的新教领袖。《B小调弥撒曲》就是这样神奇。

从1733年7月在德累斯顿完成《垂怜经》和《荣主颂》,这部作品就占据了巴赫一生的最后时光(1749年10月订成,1750年7月巴赫去世)。巴赫深知有生之年,这部作品不可能演出。这位倔强的路德派信徒,在眼睛失明之际留下的是内心的“音乐告白”。

巴赫以拉丁文谱写弥撒曲,与他以德文谱写的宗教康塔塔进行了区隔。用拉丁文谱写音乐作品,未必是要让作品有天主教特征。这作品超越了新教、天主教信条束缚,超越了日耳曼思想、拉丁文化藩篱,既是天主教的又是新教的,同时又超越二者。通过采用古老的《尼西亚信经》、格利高利素歌调式,作品直接诉诸自亚细亚传至欧洲的大公使会。

一位垂暮老人,在被莱比锡当局孤立之际,领悟到灵性的欣悦。人生的特殊孤独,使《B小调弥撒》浓缩了巴赫一生的音乐和神学探索,成为人类艺术史上难以逾越的高峰。著名巴赫传记作家阿尔伯托·巴索(Alberto Basso)说:“《B小调弥撒》是毕其一生的奉献……动笔于1733年,完成于最后岁月—那时他已失明。这部不朽作品综合了这位莱比锡合唱指挥每一体裁上和技术上的奉献。它也是天主教赞颂和路德宗十字架神学最令人惊奇的相遇。”

相遇在何处?“易北河畔的巴黎和佛罗伦萨”—德累斯顿。在巴赫时代,德累斯顿经济富庶、文化繁荣,在欧洲仅次于巴黎。《B小调弥撒曲》可以说是“在德累斯顿、为德累斯顿”而作。因为巴赫时的德累斯顿,就是“天主教的赞颂和路德宗十字架神学的最令人惊奇的相遇”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