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传播能力既包括市场覆盖能力,也包括产品营销能力。这两项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人的因素,“凡是文化产业都是人的产业,一个迪士尼就可以创作出一个梦幻帝国,一个宫崎骏就可以粉丝无数”,有一支得力的电影营销队伍才是推动中国电影真正“走出去”的坚实基础。但目前中国电影人才稀缺非常严重,涉及电影的各个环节——策划、制作、营销、后期制作等,尤其是涉及海外营销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凤毛麟角。
当务之急是把电影国际营销人才的培养纳入教育发展规划和文化艺术类人才培养规划。作为培养和输送人才的高校,首当其冲应肩负起历史重任。但我国高校在电影人才培养方面,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均存在缺口和错位,无法满足电影市场迅速发展的需求。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美国拥有超过150所影视院校,仅加州地区就有超过30所影视院校,还有近百家影视职业培训机构。与之相比,我国仅有北京电影学院一所专业电影院校,虽然一些综合大学也开设与电影(电视)专业有关的专业,但全国每年电影专业高校毕业生也不过千余人,并且增长速度缓慢[1],直接影响着我国电影海外传播多元化渠道的构建和传播效果的提升。因此,有关大中专院校应结合电影海外传播实际,调整优化专业机构,深化教学改革,传授“接地气”的内容以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勤于举办电影行业的高级进修班和短训班,强化精英专业人才的培养,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再则,加强校企合作。企业通过论坛、节展等活动加强与学界的交流,院校也应积极参与到企业的项目合作中,聘请业内专家传授经验、展开培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确保专业理论与实践并重,也便于随时了解电影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机制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