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电影出口额从2004年的13.98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35.17亿元,但是2011年中国电影出口额下降到20.46亿元。2012年全年共有75部国产片销往8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海外票房和销售收入仅为10.63亿元人民币。2013年中国电影国内票房达到创纪录的217亿元,而海外票房仅14亿元。数据显示,中国电影在国际上销售收入起伏较大,总体处于较低水平。
电影既是艺术品也是一种文化商品。作为艺术品的电影能够提升观众的精神修养,通过光影和声音传达作者对世界的理解,并在观众那里得到回应。作为文化商品的电影能够刺激观众的消费欲望,实现产品价值为企业创造利润。电影的艺术品属性和文化商品的属性是难以割裂的。电影生产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如果投资得不到利润,资本就会抽逃,电影生产就难以维系。尽管中国电影在2013年创造了国内票房纪录,但是国内票房的总体容量是有限的。美国电影协会(M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 of America)于2013年3月发表报告说,2012年全球电影票房达到347亿美元,其中中国电影票房收入高达27亿美元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仅次于美国。有预测显示,中国在5~7年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之一。这个数据既令人振奋也令人不安。中国电影票房并非都由中国电影创造,在2013年中国电影票房创造历史纪录的时刻,国外电影主要是美国电影依然在中国市场创造了90亿元的票房,而中国电影海外销售的总额只有14亿元。尴尬的数字暴露了中国电影高歌猛进中的软肋,如果无法开拓国际市场,中国电影的发展空间将是非常有限的。
中国电影海外销售收入不是一笔简单的经济账。尽管中国电影海外销售额有限,甚至有可能无论如何发展,中国电影产业在海外直接创造的利润都难以占据出口商品的支柱地位。但是,电影产业创造的价值不能简单用销售收入计算。电影是一种便捷的商品输出渠道。电影本身可以创造诸多的附加产品,如游戏、流行音乐、电影形象相关的纪念品等。除此之外,优秀电影内容中出现的商品和旅游产品能够激发观众的购买欲,从而促进商品输出。电影是产品展示的橱窗,一个广为传播的例子是,早期美国电影中出现的新型缝纫机形象使该产品在海外一度脱销。在中国,韩流为韩国的化妆品、韩式料理等赢得了大批拥趸。尽管韩国文化深受中国文化影响,但是韩国影视产品在发掘韩国文化底蕴、推销韩国商品上不遗余力,以电影为主导的韩国流行文化,将韩国流行音乐、美食等推销到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