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度中国电影文化的国际传播研究调研分析报告》对汉语传播与中国电影国际传播的关系进行了问卷调研。调研结果显示,熟练掌握汉语的受访者看过20部以上中国电影的比例最高。不懂汉语的受访者没看过中国电影的比例最高。随着汉语能力的提高,受访者观看中国电影的数量提升。随着受访者汉语水平的提高,对中国类型电影的评分明显提高。能够熟练掌握汉语的受访者对中国类型电影的评分明显高于不懂汉语的受访者,汉语能力直接影响受访者对中国类型电影的认知。这说明随着汉语程度的提高,受访者对中国电影的总体评价提高。熟练掌握汉语的受访者更愿意进入电影院观看中国电影。通过汉语的学习,受访者了解中国社会的意愿增强。他们不满足于电影提供的信息,希望通过多种途径了解现实的中国。随着汉语程度的提高,受访者对中国电影和中国文化的兴趣越来越具体,了解得越来越深入。随着汉语程度的提高,受访者对中国的态度更友好,兴趣更浓厚。熟练掌握汉语的受访者能够把握中国现实主义电影比较微妙的部分,因此对它的兴趣高于汉语能力较低的受访者。熟练掌握汉语的受访者对待中国电影和中国文化更加理性。
汉语掌握程度越高的受访者对中国电影的接受程度越高。通过将不同汉语掌握程度的受访者进行对比分析可知,汉语能力强的受访者对中国电影和中国文化的了解程度更高。
汉语是汉文化的主要载体,汉文化圈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文化交流与相互影响的历史过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的历史过程中一直走在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因此诸多周边国家通过朝贡、通商、战争、迁徙等与中华文明不断接触,进而受到中华文明的影响,形成了汉文化圈。汉文化圈的国家和民族通过学习先进的中华文化促进了本地区的发展,增强了汉文化的影响力。汉文化圈的形成过程是以汉语言文字为载体的中华文明不断促进世界文明发展的过程。当1840年西方列强的炮火打开中国的国门,西方文明的先进性震撼了东方世界,中国无法保护传统上的势力范围,汉文化圈也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衰落而萎缩。可见,当中华文明能够为其他国家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帮助的时候,汉文化圈的影响力就会扩大,当中华文明无法为其他国家的文化提供借鉴和帮助的时候,汉文化圈的影响力就会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