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欣赏帕瓦罗蒂的实况演出,是1986年夏天在北京的人民大会堂。当时他已经在天桥剧场演了足本歌剧《波西米亚人》,原本独唱音乐会安排在普通的演出场地(好像是北展),据说某中央领导接见他时,听说很多人搞不到票,一声令下就搬到了上万个座位、政治地位独一无二的人民大会堂。
演出那天傍晚,我穿过熙攘的天安门广场。人群中一位西洋妇女正向路人求助,我走近一听,她说她是帕瓦罗蒂夫人,跟大部队走散了,现在不知道怎么进大会堂。我听她说英文似乎带有意大利口音,便把她带到大门口,把情况向门卫说明。至今我依然不清楚究竟真的是老帕夫人,还是某位老外为了混进场内而耍的鬼花招。
大会堂座无虚席。我回头一望,发现李谷一居然坐在比我还靠后的座位,心想这真是罕见的盛况。毫不夸张地说,老帕那次中国之行,掀起了有史以来中国第一次对西洋歌剧的狂热,虽说算不上全民狂热,但那当中有相当一部分观众若在平时打死也不会去听高雅歌剧的。反正那时文化界有一评价,说这是文化部组织的最有价值的文化交流活动。
再后来,我在美国看到了老帕这次中国行的纪录片,里面最精彩的不是演出,而是老帕骑自行车通过天安门城楼前的镜头,还有他在参观京剧团时模仿京剧吼的那一嗓子。在老帕和多明戈旷日持久的明争暗斗中,我自认是多明戈的粉丝,但我必须承认,老帕是一个极具魅力的艺术家。大牌歌剧明星到过中国的有不少,但只有他能刮起类似今天超女引起的旋风。“高音C之王”只是一个卖点而已,多数外行观众根本听不出哪个音是高音C,把他们迷倒的是帕胖的人格魅力。
老帕首次来京那次,有国内专家告诉我,说老帕已经过了事业高峰期,嗓音不如从前。后来听完他所有的唱片,不得不承认他20世纪70年代的录音是最棒的。20世纪70年代初,老帕和多明戈的事业都刚进入快车道,据纽约大都会歌剧院院长的回忆,当时大家都能预测两人会成为举足轻重的明星,但没想到他们成了一代出一次的超级男高音。这中间除了他们本身的实力,有一个外因。一位美国的演出经纪人,名叫赫伯特·布莱斯林(Herbert Breslin),拟打造一个歌剧明星,并把他捧为大众明星。当时他同时担任帕瓦罗蒂和多明戈的经纪人,他首先选择了多明戈,一来多明戈比较帅,二来他的曲目更加主流。但多明戈没有兴趣走大众化路线。于是他转向老帕。老帕一定程度上算是澳大利亚女高音琼·萨瑟兰发掘的,他举世无双的曲目多半是跟萨瑟兰合作的美声派歌剧,主要是罗西尼、唐尼采蒂、贝里尼的作品,比一般歌剧爱好者熟悉的威尔第和普契尼要更早一代。老帕最经典的唱片包括唐尼采蒂的《军中女郎》(其中他连唱十来个高音C,清脆嘹亮,使他一举成名)、《拉梅莫尔的露齐娅》、《爱之甘醇》、《清教徒》(其中有一个用假声唱的高音E),贝里尼的《梦游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