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成为了英国海军的假想敌。1919年年初,英国海军确定了它的太平洋战略:如果对日本采取进攻姿态,远东舰队至少要强过日本海军50%,并需要大量的巡洋舰和驱逐舰为运输护航。如果采取防御姿态(最可能的情况),新加坡由于离日本较远,将成为主要基地;在这种情况下,香港要么沦陷,要么遭受长期围困。主力舰队从本土到达新加坡估计为38天,到达香港则再需10天。与此同时,在上海的舰队将撤至公海,力图袭扰日本的海上运输,潜艇和某些舰只留在香港伺机对附近的日军发动攻势,远东舰队大部在本土主力舰队到达之前将留守新加坡。[134]
尽管新加坡基地要满足战时需要仍需大量的建设投入,香港事实上毫无防御,但在德国再度崛起之前,海军部认为“一强标准”是能够应付远东局势的。因为欧洲另一海军大国法国,在1934年国防需要委员会的第1份报告中明确不把它当作敌国,还可能是未来的盟国。[135]
然而,1931—1932年的远东危机和1933年希特勒的上台使英国海军部意识到,如果要同时应对远东和欧洲危局,“一强标准”的海军力量是完全不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依靠“英日同盟”维护其在远东的利益,但现在日本不再是盟友,在远东有重要利益的另一海军强国美国则无法预料。内维尔·张伯伦在1934年指出:“到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明白,美国不会向我们作出使用武力抵抗日本的任何行动承诺,除非夏威夷或火奴鲁鲁遭到攻击。它会给我们许多善意的保证,特别是如果我们承诺不惜一战,但要求它作出贡献的时候,它必然会以国会作为挡箭牌。”[136]
英国唯一可指望的主要盟国是法国,但“它也遭受经济危机的震动,无意参与西欧以外的行动”[137];另外,英国三军参谋长存在不愿意同法国合作的倾向,“他们认为,同法国制订关于联合行动以对付德国的密切合作的军事计划,不论看来多么合乎道理,其重要性也比不上这种联合行动将会使我们陷入本想避免的那种局面的严重危险,即德国难以消释的疑忌和敌视态度”[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