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英美军事战略同盟关系的形成与发展:1919—1945

四、国际形势的恶化与和平计划的夭折

字体:16+-

1938年,希特勒决心在国内排除他在国外采取行动以开拓“生存空间”的几个障碍。2月4日,希特勒宣布陆军元帅、战争部长和武装部队总司令瓦尔纳·冯·勃洛姆贝格(Werner Eduard Fritz von Blomberg)辞职,而由他本人担任武装部队总司令;同时陆军总司令瓦尔纳·冯·弗立契(Werner Freiherr von Fritsch)也被免职,接替他的是瓦尔特·冯·勃劳希契(Walter von Brauchitsch)将军。第二天,原驻英大使约希阿姆·冯·里宾特洛甫(Joachim von Ribbentrop)接替康斯坦丁·冯·牛赖特成为外交部长,而经济部长亚尔马·沙赫特则在1937年12月就被迫辞职。[94]美国政府对德国的这些变化感到担忧,认为德国“稳健派”的失势,表明了德国政府正在向“更加激进的方向发展的趋势”[95]。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罗斯福仍然提出和平倡议,那么这种做法就如美国驻法大使、罗斯福的密友威廉·C·布利特在给罗斯福的信中所说:“尽管这样一个〔讨论国际法的〕会议能够被美国公众舆论所接受,但是对世界的其他地区来说却是一种逃避现实的行动。这看起来就像是在艾尔·卡彭(按指芝加哥的大匪徒)横行不法嚣张之时,你却在华盛顿召开全国心理分析家会议,研究犯罪的心理原因。”[96]因此当2月9日林赛再次向韦尔斯问起美国拟议中的倡议时,韦尔斯回答说:“由于近来在德国出现了严重的局势,总统已经再次拖延了对他的计划采取行动,并认为在形势进一步明朗化之前,贸然前进是不明智的。但是总统要求英国政府了解,在相对来说最近的将来,他打算继续进行他的计划并将就此事进一步与英国政府联系。”[97]

但是,随后欧洲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的确使“形势进一步明朗化”了:2月12日希特勒会见奥地利总理库特·冯·许士尼格(Kurt von Schuschnigg)并提出一系列有损奥地利主权的要求,以此为标志,希特勒开始了兼并奥地利的行动;[98]2月20日,英国外交大臣艾登由于和张伯伦在与美国合作以及承认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等问题上的意见分歧而辞职,标志着英国将继续沿着绥靖意大利和德国的外交方向走下去;[99]而在此之前,英国与德国的会谈已在进行。于是,韦尔斯在3月7日与林赛的会谈中说明:“美国政府希望英国政府在其努力为欧洲的政治绥靖寻求一种坚固的基础方面获得完全的成功”,但是“美国政府不打算以任何方式参与解决欧洲的政治绥靖问题”,至于罗斯福的和平计划,仍将被继续搁置。[100]3月12日,希特勒和他的军队兵不血刃开进了奥地利;3月13日,纳粹德国宣布奥地利为德国的一个省,正式完成了对奥地利的吞并。在这种情况下,正如韦尔斯后来所说:“要想采取体现了总统倡议中的那些建设性和预防性的补救措施,已经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了。”[101]因此,3月13日,罗斯福在给英国政府的电报中说,他的计划已经无限期地推迟,实行这一计划的时机“将不会再出现了”[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