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从世界电影诞生于1895年直到1927年,早期电影经历了长达32年的只有影像、没有声音的“哑巴时代”,一部影片的叙事过程主要依靠影像和字幕来完成。不过在这个过程中,电影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寻找发声的方式。早在卢米埃尔发明电影的初期,就出现过真实的人物在电影上映时在银幕后面配音的尝试。之后又出现了在电影放映过程中,播放唱片、钢琴伴奏、乐队演奏或者对着画面现场解说等形式,比如美国导演格里菲斯的影片《一个国家的诞生》邀请作曲家作曲、苏联导演爱森斯坦的影片《战舰波将金号》专门请人配乐等,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年的唱片、钢琴、乐队和解说,正是电影声音的开始。
1927年10月,美国好莱坞推出了电影《爵士歌王》,在影片中插入了少量对白和几首歌曲,成为了有声电影诞生的标志。声音进入电影,使得电影摆脱了影像画面单一造型手段的束缚,由纯视觉运动的媒介艺术发展成为了视觉与听觉综合、画面与声音相结合的艺术。这是电影史上的一次变革和开拓。
但世界公认的、有历史记载的第一部真正片上发声、完全意义上的有声电影,直到1928年才由美国华纳公司出品,那就是电影《纽约之光》。可惜的是,这部影片的出现,没有良好地展现声音这一听觉元素的艺术表现力,反而在完全静止不动的摄影机、无止境的僵硬对话中丧失了人物的动作性,并且极大地破坏了影像视觉的表现力。电影这一伟大的“哑巴”开始发声了,但还没有学会很好地开口说话。
电影声音的发展,同影像画面的发展一样,都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而这主要是因为电影是科技的产物,比较受制约于技术的发展。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录音技术设备非常笨重而且精密度不高,不仅不容易移动位置、难以方便地变换录音角度,而且录音时不能很好地辨析声音、排除杂音干扰。实际拍摄的时候,技术状态的原始,导致演员必须凑近固定装置的麦克风才能录音,这样就大大限制了演员的场面调度和表演自由,同时也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摄影机运动拍摄的自由度,摄影机只能被限定在一个位置上固定拍摄,这导致了电影在无声时期摸索影像方面的艺术表现力大为减弱。曾经有一部好莱坞电影,用戏谑的方式再现了这样的笨拙场景:一对青年男女谈恋爱,笨重的话筒被藏在女主人公裙子宽领的一边,演员在话筒一边对话声音能录上,转头另一边说话就不行,而且整个录音过程中,演员稍微离得远一些就会没有声音,离得近一点又会只听见心跳喘气的噪音。此外,这个时期正因为声音刚刚出现,制片人或制作公司常常利用人们对于新兴的电影声音的好奇,而从头到尾、非艺术性地滥用声音,使影片成为了百分之百的对白片或音乐片。同时因为录音技术的原始和设备笨重,早期电影只能同期录音,而同期录音必须要求人声与发声体演员嘴唇的张闭起落、情绪的高低、距离的远近配合一致,但当时的条件又达不到,从而声音的存在极大地损害了影像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