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类型”,美国的M.格杜尔德等在《电影术语图解》一文中指出,其是“由于不同的题材或技巧而形成的影片范畴、种类或形式”[1]。类型这个词,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才作为一个关键词通过法国电影理论家巴赞介绍到英语电影理论中。
(一)概念
所谓“类型电影”,指按照不同类型(或样式)的规定要求制作出来的,在人物形象、情节模式和场景设置等多方面存在相似特点的电影。换句话说,类型电影指的就是拥有相似主题、相似情节、相似人物、相似场景以及相似视听技巧的影片集合。
类型电影起源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好莱坞。当时好莱坞技术主义达到全盛,大制片厂制度和明星制度也开始逐渐形成,大制片商们为了更好地降低成本获得利润、并更方便于制作,他们将美国福特汽车“装配流水线”的工业制造模式引入电影生产过程中,将商业娱乐电影大体划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让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在不同的影片中反复出现,使得电影创作者在制作中驾轻就熟。同时在制作的过程中,好莱坞又把编剧、导演、摄影、美术、人物等电影必要的元素细致分配成不同的工种,犹如“零部件”一样先分门别类,然后在片场的流水线中最终完成影片的整合。在这种工业流程中生产出来的模式化电影,大量仿制,久而久之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制作模式,即为“类型电影”,后来逐渐成为美国商业电影创作的主流,并随着好莱坞电影的全球性外销逐渐影响到世界其他国家的电影创作,成为世界商业电影发展的一个共同趋向。
就像汽车流水线生产强调复制性一样,类型电影的相似性也决定了其生产过程中个性特色的消亡。类型电影的出现,几乎很难与艺术挂上钩,它更强调的是制片厂看到某部影片大受欢迎之后争相效仿的结果,或者说是对已成功的商业电影的抄袭跟风。从早期粗糙的《关山飞渡》等西部片,发展到如今奇观特效的《星球大战》《黑客帝国》《地心引力》等高科技电影,类型电影的创作随着时代的需求不断地在变化发展,但是其标准化、模式化、相似性特征依然在延续。即便如此,好莱坞生产出来的许多没有个性的电影还是在全球受到了观众极大欢迎,诸如《泰坦尼克号》《侏罗纪公园》《海底总动员》《阿凡达》等影片斩获高额票房便是最好的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