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影视概论教程(第2版)

二、现代电影理论

字体:16+-

1964年,法国电影理论家克里斯蒂安·麦茨的著作《电影:语言还是言语》出版,这不仅标志着电影符号学的问世,也是经典电影理论和现代电影理论的重要分水岭。以此分界的依据在于两个方面:第一,此前的经典电影理论,主要关注电影和现实世界的关系问题;此后的现代电影理论,则更多地关注电影本文及接受对象的研究,从对电影艺术的研究转变为电影文化的研究,由外部研究转向了内部研究。第二,此前电影理论的研究都在电影机构之内,此后电影理论研究在电影机构之外,电影正式进入大学课堂并迅速成为一门重要的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

现代电影理论,主要有电影符号学、电影叙事学、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意识形态批评电影理论等,此外还包括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后现代电影理论、后殖民电影理论等。相对于经典电影理论,各种现代理论之间的相互承接性非常明显,而且更富学术性和体系性。

(一)电影符号学

电影符号学将电影研究的注意力转移到电影本文系统的组织以及符码读解方面,标志着现代电影理论对经典电影理论的超越和突破。电影符号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一般认为电影符号学有第一符号学和第二符号学之分,后者也被称为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

电影第一符号学是随着法国结构主义思潮的兴起而诞生的,理论建构的重要标志是克里斯蒂安·麦茨的《电影:语言还是言语》,此外还有帕索里尼的《诗的电影》、温别尔托·艾柯的《电影符码的分解》、彼得·沃伦的《电影与符号学:一些交汇点》等著作或文章。电影第一符号学主要运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来分析电影作品的结构形式,主要以瑞士结构主义语言学家索绪尔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并把罗兰·巴尔特1964年在《符号学原理》中创立的语言与言语、能指与所指、组合和聚类、外延与内涵等四大结构范畴作为理论依据。电影第一符号学主要集中在三大领域:1.确定电影的符号学特性;2.划分电影符码的类别;3.分析电影文本的叙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