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影视概论教程(第2版)

一、经典电影理论

字体:16+-

虽然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公开放映《火车进站》等短片,宣告世界电影诞生。但是在电影问世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电影一直仅仅被当作一种杂耍的玩意儿、一种用以纪录现实生活和舞台演出的工具,不具有艺术特性和相关理论。

直到20世纪20年代前后,才出现了学界普遍认可的电影理论。1916年,德国心理学家雨果·闵斯特堡出版《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首先从心理学和对比电影与戏剧、摄影等角度出发来论证电影是一门独立的艺术;1924年,匈牙利电影理论家贝拉·巴拉兹出版《可见的人类:论电影文化》,提出电影不仅仅是一门独立的艺术,而且已经形成一种新的文化。此后,还有首先从系统研究电影视觉表现手段出发论证《电影作为艺术》(1932)的鲁道夫·阿恩海姆等一批早期理论家的辛勤尝试和理性开拓,才使得电影慢慢从纯粹简陋的实践升华到了艺术理论的高度。

如果说前面提到的早期电影理论多是从既定的传统艺术理论和借鉴其他学科理论出发,大多或滞留于电影本体的浅层思考和制作感受,或纠缠于为电影确立艺术地位的局限领域,而没有真正触及电影艺术内核和影像特性的话,那么接下来所要介绍的先锋派电影理论、蒙太奇电影理论、纪实电影理论和作家电影理论等电影理论,则会逐渐地推进这个课题,不断地深入电影本质的探讨和理论的摸索。这些也就是经典电影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先锋派电影理论

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在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影响下,以法国和德国为中心,掀起了包括瑞典、西班牙等西欧国家在内的,一场拒绝电影商业化性质和探索真正电影化表现形态的电影运动,即世界电影史上著名的先锋派电影运动,或称实验电影、诗意电影或独立电影。事实上,先锋派电影运动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流派,而是包括了“纯电影”“达达主义电影”“超现实主义电影”等不同的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