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影片也追求内心世界的“真实再现”,但比较而言,其艺术构思更加接近于“超现实主义”。也就是说,它不仅在反映内心世界时“随心所欲”,在总体的外部现实故事的大框架方面,也不考虑时空逻辑,乃至排除理性把握,而且避免对生活的人为梳理与理性概括,以更全方位的“意识流”风格,向观众呈示既定的内容。
被伯格曼誉为“开创电影新语言的大师”的安德烈·塔尔可夫斯基编剧并执导的苏联影片《镜子》可称为此类作品的代表——
作者的家。作者的儿子依格纳特正在看电视。荧光屏上出现了医生为口吃病人治疗的画面。病人终于清晰而响亮地说道:“我能够说话。”
这时,作者的回忆中,出现了幼时故乡的田野和母亲的形象。弯弯曲曲的小路经过橡树林,一直伸向远方。母亲坐在栏杆上,抽着烟,似乎在等待着父亲……
孩子们也在等待父亲的归来。“如果有人从那宽阔的灌木丛后面出现,并且朝房子这边走来,一定是父亲。”童年时的作者阿辽沙想着。
小阿辽沙若有所思地回头朝母亲看了看,走开了……
母亲站在窗前哭泣。后来,她从五斗橱里拿出一个本子,翻阅了一下。突然她被街上的喊叫声吸引了,从屋里走了出去。然后回来领孩子们。原来不远处的一座草棚着火了。
这燃烧的草棚就这样深深地印入了作者的记忆……
成年的作者不时回忆起母亲弯腰俯身在脸盆上,父亲用水罐向母亲头上倒水的和平宁静的生活情景……
就在1935年,干草房着火的那一年,父亲离开了家,再也没有回来。
作者的回忆中出现了母亲在印刷厂工作时的一次遭遇。清晨,母亲在街上跑着绕过一堵围墙。她匆忙跑进印刷厂,进入校对室,急着寻找昨天看过的一份大样,她显得十分恐惧:担心她看过的大样上会出现可怕的错误——在那个时代,任何莫须有的罪名随时都可能降到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