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影视剧本创作教程(第4版)

三、“悲哀”品格的悲剧

字体:16+-

这类悲剧也可称为“病人悲剧”。

这类剧作中的主人公,往往是处于一种麻木愚昧的、懵懂茫然的,或畸形变态的人生态势中,他们对压抑、凌辱、剥削、欺骗自己的黑暗社会、邪恶势力虽有着本能的反感、厌恶,也有着改变自身环境的朦胧愿望,但是他们或者缺乏明智的理性认知而误入歧途,或者以反常乃至乖戾的举止行动作病态的冲撞,当然,其结果一样都是失败与毁灭。这种毁灭,可称之为“懵懂中的毁灭”。这类悲剧整体的审美价值在于:观众虽不能完全认同、支持他们的具体行为,却能宽容、理解、同情他们的现实境遇,因而对他们的失败或毁灭能产生一种深沉的“悲哀”,进而获得某种人生觉悟与社会反思。

像我国影片《阿Q正传》:贫苦农民阿Q处于封建宗法社会的最底层,饱受着各种各样的欺凌侮辱、盘剥压榨,他也不满于自己的现实处境,但其身上根深蒂固的“国民劣根性”使他不可能作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反抗,于是或者以“精神胜利法”自欺欺人地病态地**,或者懵懵懂懂地也去“革命”,结果反而糊里糊涂地“革掉”了自己的脑袋。尤为可悲的,就是在自己的死亡判决书上画圈的时候,也仍未觉悟:不但不为自己的人生即将毁灭而悲哀,却只为自己不能画圆那个圈而充满遗憾!阿Q不是“坏人”,在他与赵太爷、假洋鬼子之流发生各种程度冲撞的时候,观众虽不无摇头,却总还是站在他这一边的。因此对他的终于被毁灭,“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也便有了一种“悲哀”的感受,尤其再连及现实社会众生相,以至自身的性格深处与阿Q的某些病态的相同,就更有觉悟与反思的内容了。

这类悲剧,在国外相当多的影片中,又以另一种风格非常引人注目地体现出来,这就是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反映所谓“迷惘的一代”、“垮掉的一代”、“苦闷的一代”以及“非常格”的乃至变态的极端行动或人生表现对束缚、压抑他们的社会作畸形、病态的冲击或抗争,而终于被无情毁灭的影片。如果说,阿Q们体现的是一种“非英雄”,那么这些影片中的主人公则大多属于一种“反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