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渡边来说,因为被死亡吓到,才惊觉自己活成了“一句废话”,才开始思索自己生命的意义。“死亡”成为了他寻求意义的启动装置,也让他的生命变得有所不同。
死亡带来成长是偶然还是必然?
首先,不是所有人都能因死亡而成长。在一个丧偶的研究中,亚隆发现,大概有1/4到1/3的被试达到了一个新的成熟和智慧水平。
这个数据并不特别令人欢欣鼓舞,但也足够让我们重新看待死亡。至少,在我们的生死课上,已经看到了《小猪教室》中孩子们的成长,看到了《阳光小美女》中胡佛一家的成长,看到了《姐姐的守护者》中包括妈妈在内的一家人的成长,看到了《入殓师》中大悟的成长……
那么,死亡促进成长的机制是什么?
罗尼·史密斯是一位安宁疗护工作者,曾经陪伴过很多临终者。他在《生死习题:人生最后的必修课》一书中说:“大部分濒临死亡的人都会探索生命的价值,以及死亡所带来的意义。他们探入内心深处挖掘,在迫近的困境中,审问个人的自我价值。……经过这些惨淡灰暗的洗礼,许多病人终于找到新的人生意义和目的。他们重建已经消失多年的价值观,或是从环境的灰烬中淬炼出新的价值和新的意义。”
在这段话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词“迫近”。“迫近”是一个表达时间知觉的词。在一轮教学中,学习心理学的杨仲同学说,卡斯滕森(Laura Carstensen)的社会情绪选择理论(Socioemotional Selectivity Theory)可以很好地解释临终者的改变。后来,当我去了解这个理论时,发现“时间知觉”正是这个理论中很重要的一环。
卡斯滕森认为,人本质上是动机性的动物,期待实现的目标指导着人的行为。而时间知觉是人动机的组成部分,影响着人对社交目标的选择与追求。随着人的生命历程时间范围的缩短(通常如人的衰老),不同目标的优先性就会发生变化。个体会变得愈加挑剔,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在情绪上有意义的目标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