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影像中的生死课

满足与生命的意义

字体:16+-

在电影中,渡边曾经两次唱起这首《生命多短促》:生命多短促,少女快谈恋爱吧,趁红唇还没褪色前,趁热情还没变冷,谁都不知明天事……一次是在夜总会里,边唱边流下哀伤的泪水,一次是雪夜中在公园的秋千上,歌声平静而满足。

该怎样解释渡边的变化,又怎样看待他临终前修建公园的行为?

在某一轮课上,我与学生有这样一段对话:

Z同学说:我很奇怪,为什么渡边死之前会建公园?如果是我,会向喜欢的女孩表白,或者与父亲待在一起,或者看自己喜欢的电影。

陆:是啊,其实渡边可以有很多选择,哪怕是老婆死了,孩子和他有隔阂,他也可以去选择享受美食,观赏美景什么的,那他为什么会把建公园当成生命中需要完成的事情呢?

Z同学:我感觉没什么独特的意义,就是为了安慰自己。

陆:他为什么需要安慰自己?

Z同学:他觉得自己一辈子没做什么像样的事情,正好有一件事需要做,他就做了。好像做了,毕生的追求就达到了。

陆:你说他要安慰自己,原因是过去没有好好做过事,没法给自己交代。他建公园的动机是告慰自己。如果他的一生很充实很丰满,做过很多类似建公园的事儿,或者很好地发挥了自己,那他得了绝症后,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会不会有所不同呢?

Z同学:我猜不出来。

陆:看上去建公园这件事是为了别人,但当你说安慰自己时,看来他也是为了自己。好像建公园这件事让他与自己的内心、与他人、与这个社会有了新的联系?

L同学:作家带他去风月场所,但我们看到他很被动,并没有享受。这个人好像没有什么爱好,他不知道做什么才会让自己开心快乐。所以他把目光从自己身上转移到他人身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