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酝酿和研发“影像中的生死学”课程时,我就希望它能以某种形式走出我的课堂,让更多有心的大学老师可以作为开课的参考,让更多的年轻人有机会去碰触生死话题。
书,是其中的一种传播形式。它可以跨越时空界限,让不能来到课堂的人,不能直接接受我培训的人,也可以共享信息资源。
但,究竟要把书写成什么样?
是用“诠释”作为基本方法,写一本严谨又严肃的准学术书,还是用“叙事”作为方法,写一本承载着生命故事与情感的纪实书?我一直很纠结。
是学生们不经意地帮助我做出了抉择。
在上完第二轮课的时候,学生们在课程总结中说,除了这门课的内容和方法,最令他们印象深刻的是我这个“人”,他们纳闷我为何还能在人生之秋保持生命的热情。
我突然明白,我并非要在“诠释”和“叙事”之间做出选择,而是要在“冷”和“热”之间做出选择。
一本“冷”的书,不含感情色彩,是结构严谨的,论述充分的,条分缕析的,作者是站在“外面”的,内容给人的感觉是“干燥”的——目的是让读者获得知识、产生理性的思考。
但如果是这样,我从一开始就不会开设这门课程——我认为生命教育,不应该是从理论到理论的,它必须与人的生命经验相结合,通过感性体验引发理性思考。这也是我选电影作为授课媒介的主要原因。
更何况,这样一本“冷”的书,多么不像我这个人啊,离我自身的特质相差得太远。
我不是学者,也没有接受过严格的学术训练,尽管为了开设这门课,我阅读了近百本书籍,但我从未想过要形成一套自己的知识和理论体系——这事儿已经有人做了,比如余德慧的《生死学十四讲》、辜琮瑜的《最后一堂生死课》,前者更富哲理,后者更通俗晓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