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学与生命感
——《我们》杂志对话陆晓娅
《我们》:很多的资料都显示,陆老师您是研究生死学的学者?
陆晓娅:谈不上研究,我只是为大学生开了一门课。我觉得那跟搞学术研究是不一样的。
《我们》:您当初怎么会想到要在北京师范大学开讲“影像中的生死学”这一门课的呢?
陆晓娅:前几年北京师范大学要开通识教育课,他们曾经邀请过我,但我退休后忙于创办公益机构歌路营,只能推辞。到了2012年,快60岁的时候,我开始考虑第二次退休,因为要照顾患有老年失智症的妈妈,自己也觉得需要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不能把宝贵的生命再浪费在通勤上了。可我觉得自己还有余力做事,比如在大学开门课。
但开什么课呢?这些年我仍在不断地读书,有一些人的书对我有挺大的影响,如美国的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师欧文·亚隆。他写过很多心理小说,包括《爱情刽子手》《当尼采哭泣》《叔本华的治疗》等。前几年他出了一本新书,叫作《直视骄阳:征服死亡恐惧》。从亚隆的书中我看到,人在面对死亡的时候,其实仍然是可以有机会去成长的,或者说,死亡会逼着他重新去审视自己的人生,然后会有一些改变。
另外一个因素是,2003年SARS以后,我曾和“青春热线”的志愿者团队一起,在高校、中学和一些机构做危机干预、哀伤辅导的工作。加上我对大学生这个群体蛮熟悉的,多年的“青春热线”服务,使我知道他们可能有哪些沟沟坎坎以及他们对学习的渴望。所以我就想,是不是可以有一个什么样的课,不一定完全跟心理学相关,它能够与大学生的生命成长相关,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拓宽知识面、拓宽视野。
我觉得生死学可能就是这样一个兼顾两者的课程,它涉及生物学、医学、心理学、伦理学、人类学、法学、美学、哲学等诸多学科,非常广阔,同时又可以涉及生命成长的一些课题,比如如何面对人生的困境与危机。所以,我觉得自己可以在生死学的框架下做些教育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