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影像中的生死课

生死课怎么选择了一部喜剧片、儿童片?

字体:16+-

在起始课之后,用一部什么样的电影开启“生死学”的正式课程?这让我颇费心思。

在第一轮教学中,我选择的是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的《生之欲》。这是一部在生死学著作中被频繁提及的电影,一部摄于1952年的黑白片。名导演,经典片,似乎是最好的引路人。

现在想来,这个选择有点“高大上”了,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想想看,坐在教室里的都已经是“90后”,青春年少的他们,正睁大好奇的眼睛看着这个花花世界,虽然他们选择了来上这门生死课,但有多少人做好了心理准备呢?用这么一部比我年龄还大、距离他们的生活很远、主题又有点过于鲜明的黑白片开头,似乎会让他们感到沉重与沉闷、与自己关系不大,或者产生“又来被教育了”的感觉,这种“间离效果”并不是我想要的。

美国心理学教授约翰·凯勒曾经提出了ARCS的学习动机模型,他认为,如果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就需要配合四个要素的运用:“注意”(attention)、“切身性”(relevance)、“自信心”(confidence)和“满足感”(satisfaction)[1]。《生之欲》虽然是一部好片子,但被放在生死学课程的入门阶段,似乎在“注意”和“切身性”上弱了点。

所以,我决定在第二轮另外换一部电影。我想起了曾经看过的日本电影《小猪教室》。

在百度百科中,《小猪教室》标签是“喜剧片”;在豆瓣上,是“儿童片”。

是的,这是一部以儿童为主角的片子,也有不少喜感场面。从这个角度说,它可能不容易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排斥。

生死学是避免不了深刻与沉重的,我开设这门课程,也要适度唤起学生的死亡焦虑。但第一轮的教学经验让我意识到,这样一个“高情绪唤起”的课程,需要谨慎推进,步步为营,在情感上和思想上逐步铺垫。这样一来,后面的探讨就不会让学生感觉沉重得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