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事先就想好了,为了能将学生更好地“带入”影片,引发真实的感受和更多的思考,我会在电影播放中,让学生也像电影中的孩子一样,做出自己的选择。我也很好奇,中国的大学生的选择,会不会和电影中的日本孩子的选择不同呢?
我剪辑好了《小猪教室》的片段,在播放到离毕业还有149天,小P的命运第一次被拿到班级讨论时,我按下了STOP键,发给每个学生一张纸条,请他们写下“如果你是这个班的学生,你会做出怎样的决定?”并让他们注明自己的性别,以及是否有养宠物的经历。我想看看性别和有无养宠物的经历是否会影响到选择。
由于“样本”太小,且北师大女生的比例超高,所以我无从辨别“性别”与“养宠物经历”是否对学生的选择有影响,不过,中国大学生的选择和日本小学生相比,真是有所不同。在电影中,26个日本小学生一半选择让小P活下去,一半选择让它死去。但在我的课堂上,两轮80个学生,65人选择让它活下去,14人选择让它死去,1个人说“无所谓”。
为什么会有这个差别?这是大学生与小学生的差别,还是中国人与日本人的差别?限于课程时间有限,我们在课堂上并未对此深究,却有同学从教育模式和文化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同学认为,《小猪教室》体现了日本的教育模式——即使美好的事物也要死亡,要勇敢面对。也有同学认为,这部电影反映出了日本文化和日本人“得不到的东西就要毁灭”的价值观,并在课后将自己的观点写成了文章。
能将思考延续到课后,正是我所期待的。学生从教育模式和文化差异提出自己的观点,拓宽了思维的角度。从提出观点,到学会论证自己的观点,到与不同的观点碰撞,在我看来就如同开辟了一个新的学习窗口,学习过程真正发生了。所以,每当学生在课后自发地写文章时,我都会兴高采烈地把它们编辑起来,有时也会写上一点我的想法,再把它们发给所有学生。生死学的学习,就这样洞穿了教室的墙壁,而进入了更广阔的空间,进入了思想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