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诗社》(Dead Poets Society),是1989年上映的美国影片,由彼得·威尔(Peter Weir)导演,曾在1990年获得第62届奥斯卡最佳原著剧本奖、第43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
将这部影片选进生死课,不是因为里面出现了死亡,不是因为它的名字中就有“死亡”,而是因为它涉及了“生”,亦涉及了“死”,并且这个“生”与这个“死”的主角们,都与大学生们年龄相仿,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观照自身的镜像。
是的,这部影片太有名了,一些学生在高中时代就看过,并被深深感动过,似乎没有什么悬念了。但看过、感动过,不一定就认真思考过,更不一定共同思考过。我相信共同思考有独特的价值,因为它可以释放出不同的感受和见解,可以让学生从“感动”“扰动”中生发出更理性、更广阔的思考。
有意味的是,这部电影的中译名叫作《春风化雨》,一个很积极很正向的名字。有些学生表示,他们喜欢这个译名,因为它让人感觉到希望;也有些学生表示,他们不喜欢这个译名,它反而降低了他们去观看的兴趣。我是不喜欢这个译名的,我觉得它消解了英文片名的心理张力,无意识中反映出我们中国人对死亡的回避——我们中国人真的就这么害怕和忌讳谈论死亡吗?这种害怕与逃避,是不是因为我们在精神上太过孱弱,不敢面对内心的冲突,不敢面对肉体终将消失的恐惧,宁愿在一种假象之中自知常乐地活着?
回到电影中来。开场,一所只招收男生的大学预科学校里正在举行开学典礼,学生们扛着校训的旗帜“传统”“荣誉”“纪律”和“卓越”鱼贯入场。盛大而庄重的场面宣扬着学校的傲人历史,也悄然把学生的精神纳入到无形却紧绷的约束当中。
已经习惯于规规矩矩听课的学生,没想到会遇到一个新来的奇葩老师:他吹着口哨,吟诵着惠特曼的《船长,我的船长》走进课堂。这位基丁老师似乎在意的并非成绩,而是学生的生命状态。为了打破对思想的束缚,他要学生撕书;为了激发学生的活力,他让他们大声吼着诗句踢球;为了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和引爆他们的创造力,他让学生们作诗……学生沉睡的灵魂似乎被基丁唤醒了,他们开始去寻找自己的兴趣和人生目标,甚至违反学校的禁令,复活了基丁当年创办的“死亡诗社”,让生命的**在诗歌与冬夜中尽情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