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影像中的生死课

你的诗是什么?

字体:16+-

从讨论基丁式教育的利弊得失,到探讨尼尔之死,再到阅读《活出生命的意义》片段,对于习惯于系统化、结构化教学的人来说,大概已经感到了某种混乱。如果再看到我给本单元课程起的题目《自我课:**与绝望的对决》,恐怕很难理解这些活动与生死学是如何挂钩的。

正因为不把“生死学”当成“学问”,而当成一种态度来看,正因为“生死学”不仅要关注死亡,更要关注生命的存在,所以,我才敢在教学中如此地“发散”。但在这种发散当中,我已经埋下了一条暗线:通过与电影文本对话、通过与他人交流讨论、通过阅读文章,让学生思考如何活出“我”自己生命的意义。

我非常赞同维克多·弗兰克尔的观点:“精神健康有赖于一定程度的紧张——即已经完成的和有待完成的任务之间的紧张,或者是当下状态和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当人去寻求自身的意义和价值时,“可能会引起内在的紧张而非内在的平衡”[6]。

在我看来,基丁老师就是唤起了学生们在“是什么”和“应该成为什么”之间的紧张,让那些原本在学校循规蹈矩的大男孩,开始探寻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要怎样的人生。按照弗兰克尔的“意义疗法”,如果人不能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就会感到生存空虚,就会去寻求权力、感官的享乐,就会罹患神经官能症。而能够体认到生命的意义的话,即使是在集中营那样的绝望环境中,也可以让人不放弃生命,努力活下去。

因为开始探寻“我应该成为什么”,学生们有了某种紧张,也开始滋生出生命的热情。这种热情与其说是被基丁老师点燃的,不如说是在自主自发的活动中升腾起来的。当人意识到生命还有新的可能性,自己可以不再为别人而活时,热情便会出现在生命之中。找到自己的“在世热情”[7],人们才能自发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这种自发性的激活,可以让我们发现自己的独特和宝贵,感受到自己是活生生的、有价值的,可以让人和这个世界建立起真正的联系,而不是做一个麻木的旁观者、尖刻的批评者,或者怨恨的受害者。相反,如埃里希·弗洛姆所说:“放弃自发性和个性,其结果是生命受阻。从心理角度讲,尽管人仍是个活生生的生物体,但他已经成了一个机器人,在情感和心智上已经死亡。”[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