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影像中的生死课

源自真实实验的虚构电影

字体:16+-

《浪潮》(Die Welle)是一部德国电影,2008年上映,并成为当年德国电影的票房冠军,荣获2008年德国电影杰出剧情片和最佳男配角奖。

不难发现,《浪潮》和《死亡诗社》有一些相似的元素:电影中的故事都发生在高中,都有一位对学生影响巨大的老师,最后都有一位学生自杀。但《浪潮》所呈现和探索的问题,却和《死亡诗社》的方向不同。《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中说:“一般而言,教育要完成两件事情:其一,帮助年轻人成为一个个体的人,拥有独特的、个性化的生活;其二,竭力使他们能适应公共生活,也就是说,作为公民和共同文化的继承者,他们应该与他人共享文化传统。”[1]如果说,《死亡诗社》引发学生去思考“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如何才能过上幸福美好的人生”(伦理生活之问),《浪潮》正可以让学生思考“我们怎样过公共生活”,“我们应该如何在一起”(政治生活之问)[2]——谁说生死学只能探索个体生命的存在与死亡,却忽略每个生命个体都要与他人共存的事实?在21世纪的当下,如何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价值观和不同生活理念与生活方式的人相处,不仅对世界和平是巨大的挑战,也是我们每个人几乎每天都要遇到的现实。这就是我把《浪潮》放到生死学课堂上作为教学影片的原因。

《浪潮》是德国人根据美国发生的真实故事改编的,这颇为耐人寻味。在这里,与其剧透电影情节,不如说说那个真实的故事。

1967年4月,美国加州帕罗奥多(Palo Alto)一所高中的历史教师罗恩·琼斯(Ron Jones)在讲授纳粹德国时被学生问道:“为什么德国人声称他们对于屠杀犹太人不知情?为什么无论农民、银行雇员、教师还是医生都声称,他们并不知道集中营里发生的惨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