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影像中的生死课

当“她”被制造出来之后

字体:16+-

1987年,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的邱仁宗先生出版了《生命伦理学》一书。那时,我是《中国青年报》科学部的编辑,很自然地“发现”并阅读了它,深深被生命伦理学的前沿性、复杂性所吸引。因此设计生死学课程时,我就一直想找一部与生命伦理学相关的电影。邱先生的书出版以来,与生命伦理相关的冲突与争论,早已走出学术殿堂,成为发生在我们身边、随时会触动我们神经的事情,然而公众对生命伦理学似乎知之甚少。我很希望能通过一部电影,让学生们了解世界上有这么一门学问,并且通过这门学问,认识生死问题的复杂。

第一轮教学,我选择的电影是《死亡医生》(You Don't Konw Jack),电影主人公的原型是杰克·凯沃尔基安(Jack Kevorkian)医生。这位退休医生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用医疗手段帮助150多位受病痛折磨的人结束了生命。1999年,他终因在电视节目中展示了协助安乐死的过程而被判二级谋杀入狱,直到2007年才获得释放。

安乐死是生命伦理学探索的一个重要领域,选择它作为生死课的单元议题好像挺合适的。没想到对于学生们来说,这部电影似乎过于沉重了。尽管我剪辑的片段已经回避了刺激性的镜头,仍有学生课后说自己看片子时不由地“心跳加速”,还有学生戏称自己得了“周五综合征”——虽然渴望每周五一次的“思想洗礼”,可又开始“有点抵触对生死的思考”。很庆幸学生让我知道了他们的感受,我决定在第二轮课程中进行一些调整,适当减轻学生们的情绪压力,至少不让情绪阻碍思考。

后来,女儿给我推荐了一部电影《姐姐的守护者》(My Sister's Keeper),它改编自朱迪·皮考特的同名小说,拍摄于2009年。这部电影通过一个家庭的故事,表现了现代医学的发展对人类生命与死亡的深刻影响。看过以后,我觉得它虽然涉及的不是安乐死问题,但带出的生命伦理问题更加复杂,家庭成员围绕两个孩子所做的选择,也更让人痛苦和纠结——这意味着,相比《死亡医生》,《姐姐的守护者》离学生们的生活可能更近,能开辟出的思考空间可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