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元代文献探研

第三节 元代策问的主要特点

字体:16+-

一、时务策与经史策

根据科举程式对策试类型的划分,元后期策问可分为时务策与经史时务策(简称经史策)两类。前者一般是单就朝廷时政设问,基本不涉及经史,策题较短,问题明确,主要考察举子是否具有洞悉天下民隐及政事利弊的识见与才能;后者则要在经学、史学的领域内命题,或考察经史的理解与辨析,或由经史推问时政,策题相对较长,问题复杂,举子非有较深的经史修养则不能应答。

所以,延祐以后各级科举考试的策试题目,往往会标明考试的等级与对象,以示区别。如金华学者黄溍文集中保存的科举策题,就有《会试汉人南人策问》1道,上都、江浙《乡试蒙古色目人策问》2道,江西、江浙《乡试南人策问》2道。[1]苏天爵文集亦有《廷试汉人南人策问》《拟廷试蒙古色目策问》各1道。[2]有些学者的策问,虽然没有明确标识,但从策问形式与命题范围,还是可以判断其类别。以下试举两道廷试策问为例,分析时务策、经史时务策的各自特点。其一:

文武之道,有国家者不可偏废也。文艺对策,取学问之士,我朝已行之矣。独武举未讲,非所以备文武之道也。方今四海亿兆之众,蕴畜才能者,岂无其人乎?夫武职子弟,袭受世赏,衣食为事,游媚富贵,使之将万人,率千夫,其于功勋之裔,则至厚矣。国家何赖焉!兹将议立武举,以求草泽弓马膂力之夫,谋略技能之士,以应武选,其策何先乎?必功勋世臣之裔,草泽有能之人,兼用并置,仍不戾于时宜,何者为便益之道乎?子大夫学通今古之制,褎然来廷,其悉以对,朕将亲览焉。[3]

廷试仅考策一道,是以皇帝的名义出题设问,将朝廷的大政方针,考问经由礼部会试选拔出来的进士,鉴别他们的政治识见及才能。因而,廷试是科举中最高级别的考试,也是最重要的策试。根据延祐以来的命题规制,先期由读卷官拟定策题四道,“缮写进呈”,由“御笔点用其二”。[4]泰定四年,马祖常以太子左赞善、翰林直学士充廷试读卷官,拟定廷试策问二道,此为其第一策。策问提出,元朝武职,以功勋子弟世袭受赏,年久弊生,惟以衣食游媚为事,不堪任使。如今朝廷已兴文举,又议立武举,希望进士对武举设置提出合宜的措施,以便功臣世裔与草泽武士能够兼用并置,去除积弊。这是希图对传统军事制度进行改革的大胆设想,虽然元朝未能实行。马祖常为色目人,延祐首开科举,马氏乡试、会试皆第一,廷试因必以蒙古人居榜首,故屈居第二,由此名动京师。[5]他的两道廷试策问都很简洁明确,字数在二百至二百五十言之间,一议开武举,一讨论吏治与刑法,都是只问时政,不涉及经史,是比较典型的考问蒙古、色目进士的时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