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元六年(1340),元顺帝在罢行科举五年后,下诏整顿学校,复行科举。朝廷的这番改制更化,自然需要妙拣名儒以教国子。于是,金华学者吴师道由中书省左司郎中吕思诚、御史台都事孔思立推荐,自常选中擢任国子助教。吴师道(1283~1344),字正传,江浙行省婺州路兰溪州人(浙江兰溪),至治元年(1321)进士,曾任高邮县丞等地方官员近二十年。受命后,吴师道于是年秋北上京师,至正元年(1341)春升国子博士,直到三年春因母忧南还,前后执掌国子学教事近三年,在其诗文集中,留下《国学策问》四十首,成为研究元后期国子学、科举及诸多社会问题的珍贵文献。
元朝的国子学隶属国子监,正式设置并确定制度于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是对各族官员子弟及俊秀士子实施儒学传统教育的最高学府,也是国家储养和选拔人才的最重要机构。[1]国子监设祭酒一员、司业二员,“掌学之教事”;监丞一员,“专领监务”。国子学设博士二员,“掌教授生徒,考较儒人著述、教官所业文字”;助教四员,同掌学事,“分教各斋生员”。国子学的生员,是“七品以上朝官子孙”,另外,“随朝三品以上官得举凡民之俊秀者入学,为陪堂生伴读”。[2]至元二十四年,确定生员额200名,先令100人入学,其中蒙古50人,色目、汉人共50人。成宗大德十年(1306)闰十月,正式定蒙古、色目、汉人生员200人。另选通晓经学者20名,作为国子伴读,大德七年(1303)增为40名。
国子学的教育,以儒家传统的经学为主。至元二十四年学制规定:“凡读书必先《孝经》《小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次及《诗》《书》《礼记》《周礼》《春秋》《易》。”[3]即从《孝经》《小学》《四书》等较为浅近的儒家经典开始,作为初级课程,而以传统的《五经》作为高级课程。学习方式也自最简单的句读、音训入手,由博士、助教亲自传授,再进到经义的讲说。此外,还有对属、诗章、经解、史评等文字作业,由博士出题,生员具稿,录于课簿,作为考较的依据。无论课程内容、讲授方式,国子学都是从最初级的起始,与当时国子学生员大量是汉文化水平有限的蒙古、色目人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