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国子博士,吴师道对古今学术及其流变都非常熟悉和关切。《国学策问》二十四,专门考究战国诸子,问题涉及老、庄、杨、墨、农、法等各家,而其着重点,则在辟异端之说,以明圣贤之学。[1]不过,吴氏更为重视的,还是宋元义理之学:
三代而上,义理素明,学者习而知之,故其材成德立,皆能有益于人之国家,而治效之盛,非后世可及。吾夫子语门弟子,未尝及性,而言仁亦无正训,是时犹不待辨而明也。孟子时则已不然,故举而号于人,曰“性善”,曰“仁人心”,大者如此,他概可知矣。孟子没而道无传,由汉逮唐,诸儒之所诵说,学者之所讨论,皆未能灼然有见于道。士生其间,不过随世以就功名,而所立卒不逮古者,职此之由欤?近世大儒特起,始有以续千载不传之绪,性命道德之旨,天人皇王之奥,焕然大明,家习而人诵,三尺童子亦能言之,可谓盛矣。其学之所成就,宜可以为圣为贤,出而见于用,宜皆可以致斯世斯民于三代之上,然较功程能,视汉、唐得人反或不及,其故何哉?昔犹可诿曰道之不明,今何所诿乎?岂义理之学,果无益于治欤?抑学者未能实知之,虽知而未能实践之欤?诸生学于此,将出而用之者也。幸推言其然,毋使以儒诟病者得以借口。[2]
这道长篇策问,首先标举理学道统论,以有宋理学大儒上承孔、孟之道,接续千载不传之绪,使性命道德之旨,天人皇王之奥,焕然大明于后世。宋代理学之成就,本应为圣为贤,致斯世斯民于三代之上,然而其社会功用,反不如汉、唐,其故何在?理学在宋朝多次遭逢党禁,未能上升为朝廷认可的学术,尚可推说“道之不明”。元朝至皇庆开科,科举诏书已明确推尊程朱理学为官方学术与国家取士最高准的。按理,本朝政治应超乎宋朝之上。然事实却并非如此。是理学本身无切于实用?抑或学者于如何学以致用尚未了然?质言之,义理之学对于国家治理,其功效究竟何在?作为一名习学儒道、将以之用世的国子生,是不可不反复讲明的。表面视之,师道是将原因归结到学者士子自身,然“推言其然”一语,针对“以儒诟病者”而发,实已不仅限于学者一端,而包涵对儒学本身的命运以及与之相关的科举前景的担忧。吴氏这种特殊的敏感,实有其深刻的现实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