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元代文献探研

第三节 贡性之与《南湖集》

字体:16+-

元明之际的贡性之,是宣城贡氏家族的又一名诗人。他曾任职元朝,明初隐居不仕,成为杭州、越州一带的著名诗人,与诗画家王冕齐名,有《南湖集》2卷传世,在元代文学史上亦有其地位与影响。

一、生平与诗歌

贡性之字友初,[1]号南湖,生卒年不详,[2]是集贤直学士贡奎族孙,户部尚书贡师泰族侄。性之在元末,曾北游京师、上都,[3]以国子生除主簿、县尉,有刚直名,后补福建行省理官。至正十八年(1358),贡师泰官浙江行省参政,性之适自上都还钱塘。师泰赠诗二首,其一曰:“嗣宗诸侄仲容贤,客路飘零雪满颠。曾为颂椒留子美,却思戏蜡爱僧虔。十年江海三杯酒,百里溪山一钓船。何日兵戈得休息,敬亭春雨共归田。”爱重之情可见。[4]明洪武初,征录师泰后人,大臣以性之荐,性之辞荐不仕,避居山阴,改名悦。其从弟驾部府君与再从兄司业府君同仕明朝,曾具舟迎归金陵、宣城,皆不往。邑人芮麟亦曾过访性之,怜其羁困,邀与俱归,性之作诗辞谢:“老去亲朋见面稀,见时无计得同归。游丝落絮都成恨,社燕秋鸿各自飞。杜宇叫残孤馆梦,西风吹老故山薇。明年春雨南湖涨,拟把长竿坐石矶。”[5]每有所感,则泫然泣下,形而为诗,劝之仕者,即默不应,遂躬耕渔浦自给,以终其身。门人私谥曰“贞晦”。[6]性之无子嗣,惟有一女,嫁刘绩。刘绩祖籍洛阳,祖父刘惇为元浙东廉访使,遂家山阴,子孙皆为越之名儒。这或许也是性之晚年寓居山阴,不归宣城的原因之一。

贡性之工于诗歌,一生诗作颇多,传世的就有四百多首。由于入明隐居不仕,以遗民自处,故感时伤世,思念故国,成为性之诗作的一大特点。如“昔客苏台鬂未霜,不知尘世有悲伤……重来底用嗟兴废,亦有咸阳与洛阳。”[7]“千里江山百战余,年来寸土入皇图。人行共指西施宅,身退谁归范蠡湖?茅屋渐成新里社,居民原是旧流逋。绝怜父老今无几,欲问当时不受呼。”[8]“鱼龙变化应难测,桑海更迁莫谩忧。世事天时总如此,寄身我亦一浮沤。”[9]“柳絮随风点客衣,杜鹃啼血唤人归。从今日日拚沉醉,酒醒人间春已非。”[10]这些诗句,既深深慨叹世事的沧桑,也寄寓了惓惓不忘故国的情怀。又如“慷慨怀丘壑,摩挲惜栋梁。自甘身偃蹇,不复梦明堂。”[11]“不将姓字通朝市,只许诗书遗子孙。我亦江湖倦游客,卜邻他日愿从君。”[12]“白头莫笑孤飞翼,不入喧啾百鸟群。”[13]其不事二姓、终老山林之意,尤灼然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