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升夕落的太阳,似乎是文人墨客永远的赞颂对象。且不说太阳对人类的意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那旭日东升的绚丽与夕阳西下的壮观就世世代代令人传颂。包括那伴随日出而出现的早霞,也有无尽的美感(如图4-1)。当代美学家王朝闻在其《黄山观石》中写道:“我在黄山的‘北海’,花了大约十二个黎明的时间,比较太阳出来之前天空与云彩的变化……我特别爱看东方的云雾怎样给朝阳的出现形成无限复杂的变化。譬如说,有时,在横抹一笔似的暗云后面,正要出来的太阳好像是一个山头紧靠帐幔的吊灯,云使太阳在我们的印象中起着种种想不到的有趣的变化。”而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谁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又体现了多么清凉的秋暮夕照呵。
月亮没有刺目的光芒,更容易让人们细细地观赏,因此写月的名篇更是不胜枚举。李白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1],直白地写出了月亮的形状:晶莹、润泽、浑圆,如同白玉制成的大盘;张若虚的“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2],不仅写出了高雅的月亮,也写出了月夜的皎洁、澄明;而弯弯的月牙儿,则被人比作银钩、小船,小巧可爱。
图4-1 早霞[3]
与月相伴的星星被人们看作是一种遥远、美丽、纯洁的存在物。巴金的散文《星》中有这么一段:“在我的房间外面,有一段没有被屋瓦遮掩的蓝天。我抬起头可以望见嵌在天幕上的几颗明星。我常常出神地凝视着那些美丽的星星。它们像一个人的眼睛,带着深深的关心望着我,从不厌倦。这些眼睛每一霎动,就像赐予我一次祝福。”而星空的广袤、深邃、神秘,又给予人们无限的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