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晋代陶渊明以他的生花妙笔,描绘了一个美好、宁静、平和、淳朴的世外桃源。后人心向往之,四处寻觅,于是出现了许多的桃花源。
湖南省沅江边上的桃源县境内有桃花源。这里,群山环拱,沅水如带,茂林修竹,郁郁葱葱。从公路旁沿一小溪而行,听鹂啭莺啼,溪水淙淙,一条桃林夹道,把人引向风光优美的深处。走出桃花林,就是峻峭挺拔的桃花源山。山脚下有一条大道,道旁矗立镌有“桃花源”三字的砖砌牌坊,两侧有楷书对联:“红树青山斜阳古道,桃花流水福地洞天”。往里走,古木参天,修篁扶疏,山石嶙峋,泉水涌流,著名的“秦人古洞”就在那里,洞口有流水从高处跌落桃花潭中。爬上崖壁,穿过古洞,眼前豁然开朗,有田十几丘,称“千丘田”。这景象,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何其相似,于是被很多人认定为真正的桃花源。但桃源县紧靠沅江,临近洞庭湖,自战国以来便是交通要道,不可能成为“遂与外人间隔”的“绝境”。
于是又有说桃花源在四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大酉洞。这里山岩绝秀,溶洞遍布,树木茂密,桃树处处。大酉洞中有小溪流出,洞外的小溪两岸遍植桃树,花开之日,粉霞映水,十分美丽。洞后石壁上刻有“太古藏书”四个大字。《酉阳州志》上记载,秦始皇“焚书坑儒”时,曾有咸阳书生背着书逃到这里,将书藏于洞中。洞后是一片良田。大酉洞一带交通闭塞,与外界长期不相往来。清雍正十三年“改土归流”后,才取消“汉不入境,蛮不出洞”的禁令。据说陶渊明弃官之后,也曾到过这一带,所以,认为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大酉洞也是有理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