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斋夫自由谈

剃头担上的竿子[1]

字体:16+-

清兵入关,明朝老百姓爱头发甚于爱国家,等到国家亡了,头发也不免要给人剃光。二百八十六年前,多铎下江南,四月破扬州,五月南京失守,下薙发令,叫剃头匠挑着担子在街上走,遇着蓄发的人便捉来硬剃,如有不服,便把头儿割下来挂在担竿上示众。后来剃头担上为什么有一根竿子?这竿子便是当年预备在那儿挂人头的。那时的鞑子和汉奸在布告上也有和近代标语相类的文字,最残忍的有两句。便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那些爱发甚于爱国的老百姓于今却又爱发甚于爱头,各处起来护发抗清的人以万计。这些老百姓虽是从前有些颠倒轻重,但比着那些见刀即剃毫无抵抗的人是比较的有志气了。可惜他们平日没有训练又没有好的武器,所以过不得十天半个月便先后被人消灭了。假使他们早用护发的力量去护国,又何至累得子孙们去做二百六十八年的亡国奴?我们如果不愿再蹈他们的覆辙,便须(一)爱国过于爱自己的身家;(二)赶早团结起来,学得真武艺,一致拼命御外侮。现在全国一般国民多数已经明白这个大道理,必能齐起心来共救国难。但是醉生梦死的糊涂人还是不少。好,你们要知道亡国是什么滋味,只须想一想那剃头担上的竿子。

[1] 本篇原载1931年10月12日《申报·自由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