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经验、困局与出路

一、危 机

字体:16+-

(一)理论脱离实际

不能回答和解决社会转型后提出的亟需解决的问题。如当前的文学创作没有出现伟大的作家和伟大的作品,出现伟大作家和伟大作品需要什么条件?构成伟大文学作品的要素是什么?作家的作品如何获得这些要素?伟大作家仅仅展现人民的生存状况和命运就够了吗?他们要不要通过其创作提出独特的深刻的思想?作家要不要与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区别开来,显示出自己的思想个性?现在我们的社会是否仍然可以出现像屈原、陶渊明、李白、关汉卿、曹雪芹、鲁迅那样永恒的作家?作家如何应对市场经济的挑战?作家是否一定就要加入市场化的潮流?如网络文学成为一个更加庞大的文学创作群体和阅读群体,这和精英文化知识分子的创作构成一种什么关系?我们如何应对网络文学这支新军?如对于电影、电视等媒介的不断强大,文学如何自处?是加入它们的潮流,作为它们的同盟者,还是拒绝它们?文学是否可以划界独立发展?这两条出路的条件是什么?文学消费中的问题是什么?如何能让那些更喜欢读图的人转向读书,包括读文学作品?我们在这方面可以做哪些工作?怎样的工作才是有效的?我想还可以列出许多问题。

文学活动是文学理论赖以存在的根基。但现在文学理论的现状是理论脱离实际,文学理论对这些问题或者是漠不关心,不予理睬;或者是虽然作了一些回答与解决,却显得力不从心,功效甚微。这就是危机。这些问题的出现是由于中国20世纪90 年代社会转型所导致的。今天的社会已经不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社会,也不是80年代的社会,这是一个对我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的社会。说熟悉是因为我们就生活其间,每天都感受到这类问题;说陌生是因为所遇到的问题是我们以前从未遭遇过的、没有认真研究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