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20世纪90年代文学思潮
第一节 精神立场的分化与“人文精神”论争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全面进入了现代化的物质实践阶段。所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过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与中共十四大获得了理论与实践上的合法性,“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为一项基本国策,一个世纪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现代化进程,终于从呼唤现代化、思想解放和人的主体性等思想领域转向了政治、经济、法律、科技等领域。这种从精神层面到现实操作层面的转化,使现代性基础开始逐渐走向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于是90年代中国的文化、价值理念也随之步入了一个复杂的转型期。
首先,以城市为中心,从80年代就开始显示自身力量与趣味的大众消费群体,更加壮大成熟。一个以大众文化为主体的文化市场快速形成,并开始向外扩展自己的表达方式与价值理念。在此之前,中国的文化空间是主流政治文化与知识分子精英文化所组成的二元格局,而大众文化的加盟则打破了这种二元格局,代之以三足鼎立的文化形态,即主流意识形态文化(或称官方文化)、知识分子精英文化(或称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或称消费文化),三种文化形态既相互交融又相互冲突,形成了90年代以来复杂的文化态势。
80年代的思想主题——反封建、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主体性问题等形成的“文化热”,是以知识分子为主体进行的现代化启蒙。但在90年代复杂的文化语境中,由于社会现实的变动以及文化空间的重新分割,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和文化功能在逐渐“边缘化”。不仅知识分子与政治意识形态之间的互动与荣誉共享不复存在,而且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由于人文知识分子不可能走上经济的主战场,对生存和精神处境的焦虑和失重感也随之产生,并导致了知识分子自身深刻的危机意识。知识分子开始对自己以往的“价值立场”产生怀疑和困惑,知识界和文化界一度出现“阐释的焦虑”和“失语”的惶惑。如何阐释目前的社会现实与文化状态,采取何种价值立场与话语体系,知识分子角色功能的转换等话题,成为90年代文化界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