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的台湾剧场是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多元共存的时期。
1979年姚一苇出任台湾“中国话剧欣赏委员会”主任委员,第二年便策划“一个全省性的‘实验剧展’”,到1984年举办了五届“实验剧展”,加上1985年的“锣声定目剧场”共演出《包袱》《荷珠新配》《我们一同走走看》《傻女婿》《木板床与席梦思》《嫁妆一牛车》《金大班的最后一夜》《黑暗里一扇打不开的门》《猫的天堂》《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过客》等40个剧目,成为台湾小剧场戏剧“显示规模,颇具实绩的自我展现”。“实验剧展”的举办催生出从南到北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如兰陵剧场、方圆剧场、表演工作坊等数十个小剧场剧团,和蔚为大观的编、导、演新生代,也鼓励创作出为数众多的戏剧作品。众多小剧场剧团以不计票房价值和着意创新的频繁演出,在当代台湾建立起一种经常向社会展示“体制外”戏剧的有效方式,更重要的是以求新求变的精神对戏剧的编、导、演形式进行实验,探索戏剧表现生活的新的语汇、新的媒介、新的综合,正如姚一苇评论1979年5月一次“试验性很强”的学生剧展时所说:“这是一次真正的试验演出……不难发现,所有现在的舞台原则和惯例,没有一条是不可更易的,除了演员……”[6]在这种大胆反叛与着意创新的风气鼓动下,所谓“拟写实主义”被扬弃,“集体即兴创作”之风“一时大盛”,“舞台剧”的概念约定俗成地流行开来,并终于形成主导台湾剧场的实验剧潮流。
80年代后期,台湾后期小剧场运动形成第二个浪潮。“解严”前后,小剧场演剧纷纷走向社区,走向政治,走向后现代。在经常演出的二三十个剧团里,有三分之一颇为活跃的剧团,如环墟剧场、河左岸剧团、优剧场、当代台北、零场剧团、425环境剧场、反UFO剧团等,因“在剧场艺术上较前卫,在社会关怀上较激进而被称为‘前卫剧场’”,其排演的戏剧如《杨美声报告》《兀自照耀的太阳》《寻找——》《马哈台北》等因倾向于更带前卫色彩的探索而被称为“前卫剧”,钟明德则将这类戏剧指称为“后现代戏剧”,并归结其特征:一是反叙事、剪贴和剪接;二是精神分裂症状、片段化和不确定性;三是解构再现,抵制性艺术和反独霸文化。[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