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抒情短章相比,长诗写作对诗人内在精神与艺术素质的要求更为苛刻。正因为如此,真正在长诗领域驰骋多年,并能以此为风格标志的诗人并不多。
昌耀(1936—2000),原名王昌耀,湖南桃源人。1955年响应“开发大西北”号召,以伤残军人身份主动要求去青海垦区工作。1957年因在《青海湖》上发表小诗《林中试笛》而成为“右派分子”。被发配到大山腹地去劳动改造。1979年平反后,调到《青海湖》编辑部工作。因不堪疾病折磨,2000年在医院坠楼身亡。
昌耀在青海垦区前后共生活了40多年。前22年是在流放、迁徙中度过的:“我是大地的士兵/命运,却使我成为/大山的囚徒”(《大山的囚徒》)。从“士兵”到“囚徒”,即“清白无辜与欲加之罪”的巨大冲撞[7],给他的创作带来了终生的影响。
昌耀的诗歌在悲壮、苍凉中,闪烁着神秘、古朴的西部异域风采,主要以整体氛围的渲染来取胜。昌耀写过很多短诗,但真正能体现出他风格的却是长诗。尤为重要的是,他的长诗都带有浓厚的自传色彩。我们从《大山的囚徒》(1979)、《山旅》(1980)、《慈航》(1980)、《雪。土伯特女人和她的男人及三个孩子之歌》(1982)、《听候召唤:赶路》(1987)、《哈拉库图》(1989)、《一个中国诗人在俄罗斯》(1998)这些写于不同时期的长诗中,能清晰地看出他生活、思想演变的痕迹。
《大山的囚徒》《山旅》是作者对流放生活的回忆:“我,属于流放的一群。/曾经蜷缩在这山地的一间陶器作坊,/默默转动制坯的钧盘,而把美的寄托/赋予一只只泥盆。”(《山旅·四》)《慈航》与《雪。土伯特女人和她的男人及三个孩子之歌》则是记载了一个土伯特女人,把他从“苦海”引渡出来,走向新生的故事:“黄昏来了/宁静而柔和/土伯特女儿墨黑的葡萄在星光下思索/似乎向他表示/——我懂/我献与/我笃行……”(《慈航·邂逅》)诗人的不幸遭遇,得到了这位“土伯特女人”的理解,并向他敞开胸怀。于是,才会有了“西羌雪域。除夕/一个土伯特女人立在雪花雕琢的窗口,/和她的瘦丈夫、她的三个孩子/同声合唱着一首古歌:/——咕得而咕,拉风匣/锅里煮个羊肋巴……”(《雪。土伯特女人和她的男人及三个孩子之歌》)这首共建家园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