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第3版)

第二节 “现实主义冲击波”与“三驾马车”

字体:16+-

1995年左右,以被称为“三驾马车”的河北作家谈歌、何申、关仁山和湖北作家刘醒龙为代表,一批关注现实的作品如《分享艰难》(刘醒龙)、《大厂》《车间》《天下荒年》(谈歌)、《大雪无乡》《九月还乡》(关仁山)、《信访办主任》(何申)、《都市里的生产队》(柳建伟)、《生存》(尤凤伟)等作品,引起了评论界的重视。

而所谓“现实主义冲击波”则是在此之后,文坛上涌起的一股写作风潮。“现实主义冲击波”最为人称道的是它强烈的当下性特征和情感性特征。他们的小说文本直指当下社会困境的方方面面:改革阵痛中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经济转型期的乡镇企业、基层组织的腐败、社会网络中道义与良知的交战……这些都使他们的文本呈现出一种巨大的现实涵量,体现了直面现实的勇气,有强烈的“主旋律”特征。

“现实主义冲击波”直接坦白地宣称要“把小说定位在普通读者的层面上”,“作家在心灵感觉上,应该是平常人”[5]。其代表作家谈歌就认为“小说应该是一门世俗艺术。所谓世俗,就是讲小说应该首先是一门大众艺术。失去了大众也就失去了读者,也就远离了小说的本意”,强调要“站在大众的角度上”,弘扬一种“平民意识”,[6]从情感与理智两方面都拒绝乌托邦神话在文本中出现的任何可能性。但是“现实主义冲击波”的创作意图固然良好,创作实践却存在诸多粗疏和浮躁之处。

大致说来,“现实主义冲击波”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强烈的现实感,类型化的道德主义思路。《分享艰难》《大厂》《车间》《天下荒年》《大雪无乡》《九月还乡》《都市里的生产队》《生存》等众多“现实主义冲击波”文本都直面当下现实空间最为严峻的一些现象,那就是在经济转型期挣扎在生死线上的国有企业、乡镇工厂,以及被改革的阵痛抛入生活最底层的工人群体,其笔触涵盖了下岗、拖欠工资、企业三角债、破产、道德价值与利益关系的尖锐对立等方方面面,表现出源自五四问题小说的关注现实、关注底层的精神传统,并以对文化转型期浮躁、功利的现实生活空间的关注而引起一片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