峻青、王愿坚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擅长以短篇小说反映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家。他们都善于塑造战争年月中的英雄人物形象,可以说是严格按照主流意识形态对历史的阐释来书写一种“历史记忆”。他们的小说得力于写实手法与个人特有的生活经验,而没有完全沦为纯粹概念的演绎。
峻青(1922—1991),原名孙俊青,山东海阳人。1949年以后开始专业创作,主要作品有《黎明的河边》《老交通》《党员登记表》《山鹰》《海燕》《老水牛爷爷》等。他的作品主要描写抗战末期和20世纪40年代后期国内战争初起时胶东军民的斗争,即便在一些反映和平建设时期生活的作品中也常常将笔触伸向过去的战争年代,以示对“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一种必要的提醒。峻青善于在激烈紧张、跌宕起伏的情节中塑造人物形象。比如他最重要的作品《黎明的河边》就是将主人公小陈一家置于酷烈的战场上、置于革命与亲人之间惊心动魄的生死抉择的关口,来显示他们对革命的无限忠诚。作品巧妙地将阶级仇与家仇互相混同、置换,在当时产生强烈的震撼力。相对于同时代战争叙事中普遍洋溢着的高亢的革命乐观主义氛围,峻青的《黎明的河边》对战争的残酷与血腥有一定的指涉,比如小说呈现了小陈及其母亲、弟弟的惨烈的死亡场面。而当时这篇小说恰就因为写了英雄的死而遭到众多的非议,因为在当时的权威意识形态看来英雄是不死的,英雄不死有一种仪式的效果,象征着一种信仰的永存不灭。同时,英雄不死还基于这样的逻辑:死亡是个人性的事件,而英雄是无我的,他甚至没有自己的可以被消灭的肉身。实际上,与其说《黎明的河边》关注的是个体肉身的覆灭,不如说是以惨烈的死亡场面来显示敌人的凶残,以激发阶级仇恨。个体肉身的缺席正是那个时代文学的普遍现象,即便像峻青这样写到英雄的死,个体肉身也是被蔑视的。在《老交通》中,叙述者这样描述老铁走向敌人的屠场:“(老铁)是那样的兴奋,一会儿看看被炮火映红的天空,一会儿看看四周围燃烧着火光的山顶,欢喜得又说又笑,好像他并不是去死,而是去参加什么庆祝会似的。”显然,这是峻青刻意追求的悲壮、豪迈的革命英雄主义控制下的个人身体的感觉,而真正的个人身体感觉在这里是沉默的,死亡之于个体生命的意味不具有叙事的合法性,唯一合法的是个体生命的灭亡对于革命事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