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文学体制与文学运动
第一节 第一次文代会与文学体制的建立
在新中国尚未宣告诞生的1949年年初,中国共产党就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召开全国性的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确定今后文艺工作的方针与任务,成立全国性的文艺组织。
1949年前后,国内政局的巨大变化,使得作家必须做出明确的政治选择。胡适、梁实秋、苏雪林、张爱玲、徐、纪弦、曹聚仁和林海音等人先后离开大陆,有的前往殖民统治下的香港或国民党统治下的台湾,有的则干脆去往国外。而更多的作家则怀着对新政权的信任和对新社会的向往,纷纷“北上”,云集已被确定为未来首都的北平,还有一些旅居国外的作家和艺术家,也怀着兴奋和期待归来。1949年3月,在当时的全国“文协”(即“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和华北文协理事会议上,产生了以郭沫若为主任委员和茅盾、周扬为副主任委员的42人筹委会,筹备召开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即“第一次文代会”)。
1949年7月2日至19日,第一次文代会在北平正式召开。这次会议实际上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学体制,自此以后,整个国家的文学实践,都受制于这样的体制。
出席第一次文代会的代表共有753人,分别组成了平津(一团、二团)、华北、西北、华东、东北、华中、部队和南方(一团、二团)等十个代表团。代表中,中国共产党党员有444人,占代表总数的58.96%。[1]会议前一天,中共中央向大会发来了经过毛泽东修改的“贺电”,要求文艺工作者“进一步团结起来,进一步联系人民群众,广泛地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文艺工作,使人民的文艺运动大大发展起来”[2]。会上,朱德代表中共中央致祝词,周恩来作政治报告。郭沫若致开幕词并作《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的总报告。茅盾和周扬先后作了题为《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和《新的人民的文艺》的报告,分别总结了此前的国共统治区文艺创作和文艺运动的基本情况。大会期间的7月6日,毛泽东亲临会场,作了简短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