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宾雁(1925—2005),吉林长春人。1943年读高中时参加地下抗日斗争。1946年起先后在哈尔滨、沈阳等地从事教育和青年团工作。1951年调入北京《中国青年报》社。1955年开始发表报告文学作品。1957年成为“右派”。“**”后复出,发表了一系列影响巨大的报告文学。1985年当选为第四届中国作协副主席。后移居海外。
1956年,刘宾雁发表了报告文学《在桥梁工地上》《本报内部消息》,在如何坚持报告文学的真实性和现实主义原则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在桥梁工地上》中的罗立正本来是一个富有青春活力的热情的人,进城后随着社会地位的变化,思想日益僵化,认为“不犯错误,就是胜利”。工地上的一号桥墩受到洪峰威胁时,他不及时组织工人抢救,而是一味打电话请示工程局,电话打通了,桥墩也被冲垮了。面对如此巨大的财产损失,他无动于衷,甚至庆幸自己“电话总算打通了——不管怎样,我请示过了”。《本报内部消息》里的陈立栋与罗立正的性格特点表面上看有所差别,但实质上同样是一个官僚主义的形象。他不像罗那样靠老本度时光,工作上总是勤勤恳恳,但“勤恳”的背后隐藏着的完全是一己之私:想尽一切办法保住总编辑这个位子。他对上对下采取的是截然不同的态度:对上曲意逢迎,俯首帖耳;对下则专横武断,唯我独尊,比如利用职权压制勇于进取、敢说实话的黄佳英,生怕给他捅“娄子”。作品对罗立正、陈立栋等官僚主义者与曾刚和黄佳英等思想解放、锐意进取的实干家之间的矛盾斗争的描写,对执政党干部队伍中的主观主义、保守主义思想作风的大胆揭露,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对“干预生活”的时代要求进行了有力而形象化的实践。
《在桥梁工地上》等作品在写法上也参照“批评特写”进行了新的尝试。“批评特写”在苏联又称“研究性特写”或“分析特写”,它允许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想象虚构。这种观念突破了对真人真事的“报告”,强调对现实材料进行艺术加工,更重要的是加以作者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与判断,突出矛盾斗争的尖锐性与复杂性,达到最大限度的真实。这种特写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报告文学增添了新的样式和新的表现手法。但是,我国大部分报告文学作家并不认同这种虚构、想象的报告文学艺术形式,以至有人称它们是“突破了规格的短篇小说”。也应该注意到,囿于特殊的时代文化语境,这类特写并没有深入挖掘生活“阴暗面”更为深层的本质,刘宾雁自己也认识到:当时把官僚主义、革命意志衰退等仅仅归结为“主观性质的东西”,而“几乎没有看到它们无不植根于我国社会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条件”,因而使作品的思想深度受到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