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懋庸(1910—1977),浙江上虞人,“左联”时期的杂文新秀,“鲁迅风”杂文的重要代表作家之一,曾与唐弢并称为“双璧”,名重一时。“百花”时期,徐懋庸重操杂文旧业。据徐懋庸自述,1956年7月,“《人民日报》改版,在八版上又出现了杂文,我在汉口,读着读着,有一天忽然又发生了一个想头,现在的杂文,似乎我也可以写一点,于是寄了一篇去”[9]。这就是徐懋庸在1949年后以“弗先”为笔名所写的第一篇杂文《想到〈活捉〉》。此后,在不足一年的时间里,徐懋庸把积压在胸中多年的一些感想陆续诉诸笔端,在京、津、沪以及武汉等地的报刊上发表了近百篇杂文。更以《小品文的新危机》一文,引起了有关杂文在当代命运的讨论。他认为,杂文应该在民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民主的意义之一就是人民要求的多样性,因此杂文也应该多样性,可以歌颂光明,也可以揭露黑暗”,“杂文作家要养成对黑暗的敏感”。[10]
徐懋庸这一时期的杂文,批判的矛头主要指向官僚主义、教条主义、宗派主义。对特权思想、不民主作风、不尊重科学的蛮干行为进行了尖锐的批评和猛烈的抨击。如《批评和团结》《老实和聪明》《敌与友的关系》《同与异》《简单与复杂》《社会的爱护与自己的奋斗》《“思”和“随”》《英雄的意志和感情》等文,都是从社会人生的一系列矛盾现象中分析出问题的实质和关键。尤其是在《不要怕民主》和《不要怕不民主》这两篇杂文中,他针对一些人对民主所持的片面、狭隘的观点,进行了辩证的分析。在《真理归于谁家》一文中,徐懋庸认为,任何个人,不管有产、无产,党员、非党员,前辈、后学,都不要事先肯定自己是真理的独占者,而要肯定每个人都有发现真理的可能,正确的态度是:服从真理,不管是谁发现的;修正错误,尽管是自己所犯的。只有经过百家争鸣,“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才能分清是非真假,驱除官僚主义、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宗派主义的阴影,从而使科学繁荣,真理成为人民大众的公器。通过《教条主义和心》一文,作者生动地刻画了“自以为阶级性强,原则性强,掌握大道理,反对小道理”的教条主义理论家的形象。文章最后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教条主义的严重危害性:教条主义者被许多空洞的教条塞住了自己的心,因此,他们的心就不能感觉到别人的心的跳动,更不能体验到实际生活的意义。他们自己在玩弄教条中,也许感到抽鸦片似的昏昏沉沉的快乐,而想不到别人——尤其是青年们却被他们的教条熏得昏昏沉沉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