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50年代和60年代初先后出版散文和报告文学集《华沙城的节日》《生活在英雄们中间》《保卫和平的人们》《慰问信及其他》《大欢乐的日子》《新声集》《友谊集》《赞歌集》《倾吐不尽的感情》和《贤良桥畔》等。他曾经两度入朝,写出了《生活在英雄们中间》《坚强战士》《我们会见了彭德怀司令员》等作品。这时期巴金创作的总体质量是乏善可陈的,小说如此,散文也如此。就散文来说,即便是一些曾产生很大影响的“名篇”,也未必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比较起来,这时期巴金写下的若干缅怀故人和国际题材的散文作品略为可取,如《忆鲁迅先生》《从镰仓带回的照片》等。巴金后来说,自己曾经说过许多“真诚的假话”,这在这时期散文创作中表现得很突出。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闽侯人。这时期先后出版了散文集《归来以后》《我们把春天吵醒了》《小桔灯》(包括小说和诗歌)、《拾穗小札》《樱花赞》等。其中,《樱花赞》《一只木屐》等是她60年代的散文代表作。冰心早期作品突出一个“爱”字,大胆表现个性、笔致细腻清丽、感情缠绵婉约,营造出一种如梦如烟的空灵境界。新中国成立后,冰心的散文创作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先前的风格,特别是《樱花赞》《小桔灯》《一只木屐》等“名篇”,文笔仍然清新、构思仍然精巧。但即便是这些“名篇”,也仍然受着时代的制约,仍然不得不表现时代共同的主题。总的说来,冰心这时期的散文创作,没有了先前的惆怅和忧伤,而代之以时代所要求的明快、乐观和欢畅。就艺术感染力来说,冰心这时期的散文明显不如前期。
曹靖华(1897—1987),原名曹联亚,河南卢氏人。新中国成立前主要从事教育和翻译工作,也写过一些散文。从60年代起致力于散文创作,出版散文集《花》《春城飞花》《飞花集》《曹靖华散文选》等。曹靖华往往“心有所感”而“形之于文”,以小见大,意蕴隽永。其中不少感怀鲁迅的散文,往往从作者的感悟中凸显鲁迅对人生、对社会、对文学艺术的独特见解。《忆当年,穿着细事且莫等闲看》是其散文代表作。作品从“穿着细事”入笔,反映的则是大的世态人情,“北京不行洋马褂,非换蓝大褂不可,而上海不行蓝大褂,洋马褂倒满行。虽穿着细事,亦大有文章,稍不注意,就要被盯梢,闹大乱子”。文中不少精彩的片段,仿佛信手拈来,细品则寓意深长。曹靖华也很重视文章的语言、句式、结构的精美,他曾经说过:“如果写散文也能像贾岛作诗那样下功夫,那样‘推敲’,使它有声有色,岂不是更好吗?”他尤其重视语言的音乐美,认为散文“下字要如珠落玉盘,流转自如,要令人读来顺口,听来悦耳,所谓‘余音袅袅,绕梁三日’”。而其作品应该说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