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第3版)

第五章 散文

字体:16+-

第一节 概述

五四以降,个性自由与批判性一度被视为散文精神的两个主要方面。当郁达夫指出五四散文的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1]的时候,审美主体性是人们强调的重心;当20世纪30年代杂文占据散文创作主流的时候,“文明批评”与“社会批评”又成为该文体的重要标志。此后随着社会形势与文化思潮的日益复杂,散文的审美追求不断分化,趋于多元,其文体范围也不断扩大。在解放区,纪实性的通讯、报告占有重要位置,而其演化趋势是由艺术个性向政治功利性转移。新中国成立后,人们对散文概念的理解及使用、该文体下属门类的更替等又发生了新的变化,表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新的文体精神与发展轨迹。

这一时期的散文创作,可以1957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以报告文学及其他纪实性散文占据主导地位,对题材的推崇与追逐成为创作的重心。在1949—1962年,出现了两次散文创作的所谓“**”。第一次“**”发生在1956—1957年,即人们常说的“百花”时期。这时期出现的一批作品,试图回归五四散文随笔的审美个性意识,而“干预生活”的特写类创作也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现代散文的批判性传统;第二次“**”发生在1961—1962年,正值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调整时期”,文学界调整的中心是改善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在题材内容、艺术风格上倡导有限度的多样性和个性化。抒情散文及杂文创作都表现出新的面貌,以至于1961年被人们称作“散文年”。尤为重要的是,在这一时期,理论界围绕着散文的艺术特征掀起了一场大讨论:讨论了散文文体的“含义”、特征、重要性、诗意、风格和传统等。所谓散文是“文学的轻骑队”,以及“形散神不散”等审美观念都是在这一时期被广泛接受并在写作中被实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