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第3版)

第八节 其他长篇小说

字体:16+-

这时期比较有影响的长篇小说,还有《上海的早晨》《三家巷》《红岩》《苦菜花》《野火春风斗古城》《小城春秋》等。

《上海的早晨》从题材选择上看可与表现农村社会改造的《三里湾》相对应,它反映了50年代城市的社会改造运动。作者周而复(1914—2004),祖籍安徽旌德,生于南京,曾长期从事中共统战工作。《上海的早晨》一方面再现了工商业资本家们在公私合营运动中的思想和生活状况;另一方面描写了工人阶级在共产党领导下与资产阶级进行的各种斗争,从而集中而全面地展示了这一运动的全过程。由于反映这一题材的文学作品为数甚少,《上海的早晨》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作品分四卷,第一、第二卷分别出版于1958年和1962年,第三、第四卷出版于80年代。

小说善于描写上海资本家的日常生活和心理世界,所塑造的众多资本家人物形象也比较生动,富有个性。如奸诈贪婪的徐义德,心狠手辣的朱延年,少年气盛的马慕韩等,都是各具性格特点、丰满而生动的人物形象,这是对中国当代文学史人物长廊的一大贡献。同时,作品的视阈比较宽广,空间跨度很大,涉及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领导人、大资本家以及普通工人等多个社会阶层,时间上更是横贯这一改造运动的全过程,描绘了长达数年的历史。作品结构清晰,通过多条线索,有重点有次序地推动情节发展,是对于那个时代社会状况的全面反映,具有较强的历史认识意义。

作品的缺点是,艺术着力不均匀,对工人和农民形象的描写较对资本家的描写为弱,显得生硬、简单,人物形象也比较概念化。同时,作品的政治理念色彩也比较强,妨碍了对这段历史中生活复杂性和真实性的表现。

《三家巷》的作者是欧阳山(1908—2000),湖北荆州人。这是作者计划创作的系列长篇小说《一代风流》的第一部,也是成就最高的一部,出版于1959年。《三家巷》反映的是“大革命”前后广州的历史,属于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但它取材视角别致,表现出比较突出的创作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