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第3版)

第二节 田汉与《关汉卿》

字体:16+-

田汉(1898—1968),原名田寿昌,湖南长沙人,早年留学日本,20世纪20年代走上文学创作道路,成为中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之一。曾为左翼戏剧和电影的重要活动家,在话剧、戏曲与电影的创作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田汉先后担任文化部戏曲改进局局长、文化部艺术事业管理局局长、《人民戏剧》主编、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等职,在长达十多年的时间里直接领导着戏剧事业。1966年年初,其新编历史京剧《谢瑶环》受到公开“批判”,“**”中被迫害致死。

新中国成立以前,田汉坚持“在野的戏剧运动”,保持了艺术家的独立个性与自由心态,创作戏剧、电影近百部,以《获虎之夜》《名优之死》和《丽人行》为代表,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此后,他创作和改编的戏剧作品,有的是趋时应制的时事宣传,如《朝鲜风云》(1950);有的是幼稚的乌托邦政治鼓动,如《十三陵水库畅想曲》(1958);有的带有明显的图解国家政策的倾向,如《文成公主》(1959);甚至经他之手改编的古典戏曲,如《西厢记》(1958),也被涂以“阶级斗争”的色彩。在所有这些作品中田汉都注入了极高的政治热情。

1958年,他为纪念“世界文化名人”关汉卿而创作的话剧《关汉卿》,虽然也依据阶级分析和阶级斗争的理论将戏剧冲突政治化,有悖历史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艺术精神,未能更充分真实地表现出作为艺术家的关汉卿,但是由于创作者和戏剧主人公同为戏剧家,由于《窦娥冤》等关剧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为民请命”的斗争精神与田汉以艺术反抗压迫、“为民请命”的戏剧生涯息息相通,剧中所描绘的人物及其命运还是扣人心弦的。同时,“反右”斗争给他的那种莫可名状的压抑感,于此也获得一次宣泄的契机。可以说,田汉在关汉卿身上找到了自我。关于关汉卿生平的史料很少,田汉自己则有过许多被统治者禁戏和争取戏剧创作、演出自由的经历。根据自身的经历和元代将“妄撰词曲,犯上恶言”作为死罪的律条,田汉围绕《窦娥冤》的创作与演出,虚构了关汉卿反抗权贵压迫,不惜牺牲生命“为民请命”的戏剧故事。戏剧主人公与恶势力誓不两立,恰如“蒸不熟、煮不烂、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的性格特征,也是作者所仰慕的。38年前,田汉曾以“Violin and Rose”作为艺术与爱情的象征,这是他深藏于灵魂、表现于创作的终生情结。即使此剧诞生于教条主义盛行的年代,剧中女演员朱帘秀仍然能够一面不惜以生命激励关汉卿的创作,捍卫他的艺术;一面与他深深相爱。剧中“那种强烈的正义感,那种不可征服的是非之心,那种‘为民请命’的斗争精神,最后都要在‘Violin and Rose’的情结中被赋予一种‘情’的力量,被升华为撞击灵魂的东西”[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