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生于北京。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长期从事教育工作。1949年应周恩来的召请,结束在美讲学,回国投身新中国文化建设事业。他在新中国成立后创作了近20余部话剧,热忱地歌颂新时代新生活,但这些剧作的成就大都不高,值得一提的是《龙须沟》(1950),而《茶馆》(1957)则更是一个例外的成功。“**”开始后,因不堪迫害,投水自杀。
三幕话剧《龙须沟》通过一个大杂院四户人家在新旧社会不同生活的对比,描写了北京龙须沟一带劳动人民命运的巨大变化,是一曲新政府、新时代的颂歌。老舍非常熟悉北京下层人民的生活,又是一位特别善于刻画人物的小说家,他笔下的程疯子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于是之表现于舞台,成为现实主义的文学描写艺术和舞台表演艺术的一次成功结合。剧作家自己说:“假若《龙须沟》剧本也有可取之处,那就必是因为它创造出了几个人物——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性格,模样,思想,生活,和他(或她)与龙须沟的关系。”[5]
在三幕话剧《茶馆》中,老舍以一个杰出小说家的写作个性突破了话剧艺术的传统结构,以驾驭语言、刻画人物的深湛功力扩大了话剧作为一种艺术样式的“边界”。相对于小说的写作而言,话剧写作尤其是一种戴着镣铐的舞蹈。这个“镣铐”就是受时空限制的舞台。传统的话剧为了征服舞台的极端有限性,总要创造一个整一的、集中的、极富冲突性的情节,通过这种情节塑造人物。《茶馆》基本上放弃了这一追求,其时间跨度自戊戌变法至抗战胜利长达半个世纪,戏中人物多达七八十个,其中有名有姓的就有40多人。主要不是依靠集中、统一的戏剧结构,而是加大语言描绘的功能,使剧中大多数有名有姓的人物获得了鲜明的个性形象,其中像茶馆掌柜王利发、维新派实业家秦仲义(二爷)、茶馆常客常四爷这几个艺术形象不仅鲜明生动,而且具有相当丰富的性格内涵。考虑到舞台演出时间的有限长度,不难想象,这种话剧写作的新尝试,既是对话剧传统结构的突破,也向导演提出了难题,而这一难题又恰是对导演艺术革新的推动。没有焦菊隐那具有创新精神的现实主义导演艺术,《茶馆》只能停留在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