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第3版)

第二编 1962—1971年间的文学

字体:16+-

第八章 文学思潮与文学运动

第一节 “两个批示”的问世

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召开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七千人大会”)对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这“三面红旗”引发的严峻形势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刘少奇在报告中认为造成大饥荒的原因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彭真认为“如果毛主席的1%、1‰的错误不检讨,将给我们党留下恶劣影响”。[1]毛泽东则表示要“第一个负责”。紧接着周恩来和陈毅在广州会议上对知识分子“脱帽加冕”,使广大知识分子受到极大的鼓舞,使得自1961年以来迫于形势而进行的调整工作愈加明朗,开始出现成效。但不久联系到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错误的清算,深为担忧的毛泽东很快将这一切视作受苏联修正主义的影响,在9月召开的八届十中全会(“北戴河会议”)上,他将党内对于“大跃进”运动的不同看法以及在农业和知识分子政策方面的局部调整,指斥为“黑暗风”“单干风”和“翻案风”,把反对国际修正主义与国内各种问题联系起来[2],在意识形态领域迅速逆转,提出“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强调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使全党把工作重心再次转向阶级斗争。第二年,毛泽东提出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强调“阶级斗争,一抓就灵”,从而在全国城乡范围内进行阶级斗争,终于演变为大规模的政治运动,成为无产阶级“**”的前奏。

在1964年年底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四清”问题时,毛泽东开始透露出阶级斗争的矛头所指。当他与刘少奇等人在对“四清”运动性质的评判上发生分歧时,即严厉批评了刘少奇,并指责北京存在着两个“独立王国”。如果说在报刊上连续发表“九评”,公开与苏联共产党论战是在群众中为这场斗争做舆论准备,那么在全国范围内开始的“四清”运动就是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政治斗争的预演。在中共中央1965年1月14日发布的《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简称“二十三条”)中规定:“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目标所指直逼党内高层。同时,“突出政治”“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很快成为时代的最强音,个人崇拜之风无限膨胀。权力基础、舆论基础和群众基础一切准备就绪,作为无产阶级“**”的指导思想及其理论根据,“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和运作方式也基本形成。一年后,毛泽东终于明确指出了谁是“中国的赫鲁晓夫”,震惊世界的“**”轰轰烈烈地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