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第3版)

第十八章 小说(下)

字体:16+-

第一节 叙事技巧的探索

20世纪80年代小说创作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大批中青年作家对叙事技巧的探索。从王蒙、林斤澜、李陀、宗璞等中年作家在创作观念、文体、语言方面的个性化风格化追求,到80年代中后期马原、洪峰、扎西达娃、莫言、余华、苏童、格非等青年作家所谓“先锋”小说的兴盛,都呈现出在叙事技巧与小说美学方面进行实验的盎然兴致。

这个时期,大量的西方文学、哲学与艺术著作被译介进来。由袁可嘉、董衡巽、郑克鲁编选的《外国现代派作品选》(共4册8本)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在1980—1985年间陆续出版,其初衷在于实事求是地重估现代派文艺的价值,包括意识流、未来主义、表现主义、后期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荒诞派、“垮掉的一代”、黑色幽默等流派专辑。这套1949年以来第一次出版的现代派文艺选集影响甚大,头版就印刷了15万册。尔后,类似的翻译介绍工作大规模展开,显示出文坛和学界对现代主义文艺的强烈兴趣。80年代翻译出版的6000多种外国图书中,相当一部分是西方现代派文学、哲学及美学著作。[1]其中有影响的丛书如“外国文学研究资料丛刊”“美学译文丛书”“西方哲学流派丛书”“外国文艺理论丛书”“现代西方学术文库”“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等。

西方现代派文学的进入,对作家们的震动与启示是十分巨大的。1981年下半年,高行健出版了一本理论小册子《现代小说技巧初探》,马上引起广泛的关注。而徐迟的《现代化与现代派》一文[2],则引发了一场大争论。徐迟在文中委婉提出“……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会出现我们的现代派思想情感的文学艺术”,却遭到另一些人的激烈驳斥。支持者和反对者都在申明着自己的观点,说明有关“现代派”的问题已经引起文学界的强烈关注。1982年第8期的《上海文学》不失时机地发表了刘心武、李陀、冯骥才三位作家之间的通信,他们在信中把高行健的《现代小说技巧初探》称为“寂寞空旷的天空中”升起的一只“漂亮的风筝”,信中称现代派是“历史的反映和时代的产物”,应当肯定这一思潮对于当时中国文学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