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第3版)

第二节 中国式的“现代主义”写作

字体:16+-

1985年是中国文学发生重要变化的年份,后来所谓的“先锋小说”创作潮流,在这一年已经初露端倪。刘索拉、徐星、残雪、莫言、马原、洪峰、扎西达娃以及稍后的余华、苏童、格非,开始发表或者酝酿他们的“新潮”作品。

刘索拉(1955— ),女,籍贯陕西,生长于北京,1978年初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后在中央民族学院任教。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发表于1985年第5期《人民文学》,这部小说描述李鸣、森森、孟野等艺术院校的大学生(或曰“愤怒青年”),不满以贾教授、金教授为代表的传统艺术话语,以激烈的姿态对音乐学院的生活秩序进行反抗,他们表现出种种乖张的心态行为,以标示对个体生命“绝对自由”状态的追求。他们激烈地反对一切秩序,所有的规范束缚都可以被他们打破,但唯一不可以被打破的东西就是“真正”的音乐和艺术,因为“真正”的音乐和艺术是神圣不可亵渎的。在这里,他们最终还是要追求一种“深度”,小说最后也还是有人流出了“神圣的眼泪”。刘索拉其他的作品如《寻找歌王》《蓝天绿海》也引起了文坛的关注,它们与《你别无选择》类似,都是通过一种惊世骇俗的激进姿态抨击现存文化秩序。

徐星(1956— ),北京人。1976年中学毕业后到陕北农村插队,197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81年复员后回北京。徐星在1985年第7期《人民文学》上发表了他的《无主题变奏》,主人公是一个自愿从大学里退学的浪**青年,他厌倦了传统生活中的那种虚伪俗套,以愤世嫉俗的姿态嘲弄各种价值观念,比如他认为大学里男生都在“装孙子”,女生都在“嗲声嗲气”,这使他感到厌恶;他教导一个大学生说,应当去“赌钱”,以免“虚度光阴”;他鄙视“生活中全部的做戏感”,认为现存的文化秩序导致了令他难以忍受的卑琐生活……当女友老Q反复规劝他考回学校时,他就与她分手了,分手宣言是:“老Q!我只想做个普通人,一点儿也不想做个学者,现在就更不想了。我总该有选择自己生活道路和保持自己个性的权利吧!”他只迷恋自己喜欢的世俗生活。《无主题变奏》通过“我”——一个疏离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倾向的个体,展示一种中国式的“垮掉的一代”的精神模式,这个“愤怒青年”的存在焦虑显然来自个体自我与群体文化的差异,来自与主流社会生活对抗的孤独感。他的形象是在有意识的对比中清晰起来的。比如与老Q及她认同的“事业”的对比,与“现在时”“伪政权”的对比……他的那种调侃、玩世的姿态,为后来王朔的出场打出了一颗信号弹,在徐星的笔下,已经有了王朔文体的早期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