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期间最常为人提及的诗人无疑是郭小川、贺敬之。两人的创作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都热衷于创作政治抒情诗,也都写过影响颇大的长篇政治抒情诗,同时,都主要是在青年读者群中大受欢迎。
郭小川(1919—1976),河北丰宁人,原名郭恩大,1937年参加八路军,1949年年初随军南下,后曾在中共中央中南局宣传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作家协会等部门工作,曾与陈笑雨、张铁夫合作以“马铁丁”为名写作《思想杂谈》,产生过较大影响。“**”期间受到迫害,1976年10月18日从河南返京途中不幸因意外事故去世。郭小川是这期间少数有着比较鲜明创作风格的诗人。20世纪50年代中前期,他创作了一系列带政治鼓动色彩的政治抒情诗,如《投入火热的斗争》《向困难进军》《致青年公民》等,这些作品**澎湃,颇具号召力;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郭小川有意识地在诗歌创作的思想与艺术上进行一些探索,较具影响的有《一个和八个》《将军三部曲》《白雪的赞歌》《深深的山谷》等,作者在这些作品中倾注了自己对现实、历史、人生的某些思考,同时在艺术上也力求摆脱堆砌政治口号的缺点,而注重形象塑造和诗意描写。不过,这种探索在当时却受到了批判和遏制。60年代以后是郭小川的诗歌定型期,所谓“新辞赋体”便是在这时形成的,《甘蔗林——青纱帐》《厦门风姿》都是较有代表性的作品。
今天来看,郭小川留给文学史的首先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年轻战斗者形象,其次才是一个热情洋溢的诗人。他也正是这样看待自己的:“只是我永远永远也不能忘记/我曾经而且今天还是一个战士”(《山中》),这之后才是:“生命是珍贵的/为了赞颂战斗的人生/我写下成册的诗章”(《望星空》)。与同时期战歌中无所不在的“拟人民”口吻相比,郭小川的大部分战歌始终保持着一个年轻战士——“我”的视角,这使诗人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政治一维视角的桎梏,获得了某种真实的诗性。郭小川值得肯定之处,在于没有被战斗豪情完全淹没掉对普通人生的观照,他的视阈里,美好的生活同样让他喜不自禁:“在我目光所及的地方/处处都浮跃着新生的喜欢/……/从我面前流过的每一点时光/都是这样新鲜//……/我呀/……/只是对/这样的生活/发生了永世不渝的爱恋/……”(《闪耀吧,青春的火光》)生活者与战斗者合二为一的视角使郭小川的战歌不致过于空泛,对他来说,热爱生活也就是热爱战斗,反之亦然。因而,郭小川的战歌中的战斗者形象相对来说现实而可信:这不再是一个空洞的政治载体,而是一个活生生、充满战斗热情的普通青年;与此相应,郭小川的诗中虽有时也免不了一些枯燥空泛的政治口号,但大多时是与读者促膝谈心,谈自己的切身体会,把读者完全当成朋友;也正是由于这种普通人意识,郭小川战歌中的战斗对象显得较为平实可信,它虽然也常常会有“帝国主义”“资产阶级”“修正主义”等这一时期常见的政治符号,但更多时候,是自己“莠草般的杂念”(《自己的心愿》),是“不驯的长江”“混浊的黄河”“北京的黄沙”“大西北的黄土高原”(《投入火热的斗争》),是“明天哟/一个紧要任务/又要放在我肩头”(《望星空》)等,这样一种对全面政治化有意无意的拒斥,使郭小川较同时的其他诗人赢得了更多的年轻读者。